她的胆子不算小,可在这个大周朝,还是小心为妙,毕竟她只是普通老百姓,不想再更多的是非了。
“若实在太过危险,那便算了,本来我们的酒楼就招人眼红了,若是再多了这门生意,怕是又没有安生日子过了。”宋新桐叹了一口气,“前日杨大叔说,咱们在岭南城的酒楼生意还不错,如今那股新鲜劲儿过去了,每日也还能有一百多两银子的入账,多说的时候还有二百余两,比不上状元楼那些大酒楼,但和旁边的小酒馆小酒楼比起来,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
“那你便不用心心念着了,安心在家中养胎。”陆云开轻轻拍了拍宋新桐的手背。
“嗯,现在放心了。”宋新桐也轻轻的拍了拍陆云开的衣服上的褶皱,“想来等到明年年末,能将银子凑出来的。你便安心读书,不要担心。”
“好。”陆云开心底动容,轻轻的低头在宋新桐的眉眼处亲了一下,温润的触感让宋新桐心底微动,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轻轻推了推他。
被推开的陆云开委屈不已,“不喜欢?”
“喜欢。”宋新桐嗔了他一眼,“门没关呢。”
“怕什么,又没人看见。”
“大宝他们在外面呢,别闹了,该去用饭了。”
☆、分家了?
转眼便到了九月初,天气转凉入秋。
工坊寻了一个好日子便又重新开工了,最先挖了红薯过来的售卖的是秋婆婆一家,她们今年种了五亩红薯,一半是新开垦的山地,一半是还不错的下等地。
第一年开垦的山地不肥,再加上有些还没有长大,所以五亩红薯加起来不过九千多斤,她们自己还留了一千多斤的红薯,平时用来吃,或者用来喂猪。
一文钱一斤,差不多九两半钱银子。
宋新桐挪了二千多斤去后山兔舍那边,煮来喂鸡鸭兔子,多吃红薯才能长得快。同时,秋婆婆她们还将所有的红薯藤都送了过去,自己只留下了几百斤喂猪。
加上上半年请的村民们,宋新桐又在搅碎、磨红薯还有里面沉淀、晒淀粉的地方又分别加了五人。
一是因为今年十里八村种的红薯多了,二是因为现在差不多入秋了,再等两月就要下雪,到时候没有太阳,也没办法晒淀粉,所以尽早晒出来晒干才好。
等寒冬腊月里,完全不能晒红薯粉的时候,工坊至少还有存货,到时候也不影响粉条的制作。
而且,今年村中的人都不愿意自己做淀粉了,麻烦,拿着红薯来换,十斤红薯一斤淀粉,换上两三斤就能吃到明年红薯吃来时了。
村民其实很少用淀粉加在肉里,因为吃肉的时候少,而且吸油,不划算,都是用在做饼子或者是醋溜白菜或者茄子里面,这般就是少了油水也能使做出来的菜口感顺滑。
谢大牛和谢婶两人围着围裙帮忙搬洗干净的红薯进工坊,很快,里面的磨盘等工具就转动了起来,传来声响。
谢婶很快走了出来,看着宋新桐笑着说道:“新桐,今儿估计没有人家送红薯过来了,你要不先回去,坐这儿别把头给晒晕了。”
初秋的太阳依旧很烈,宋新桐也觉得晒得热烘烘的,见确实没人过来了便起身道:“等一下就回去了。”
“他们都还想着再长几日,能增些重量。”谢婶嗤了一声,有些看不上那些儿呢:“这些人呐,生怕吃亏了似的,但若非是新桐你,她们的红薯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没事。”宋新桐淡淡的笑了笑,然后说道:“谢婶你真的不去开铺子了?”
谢婶摆了摆手:“不去了,不去了,赚得不多还整日提心吊胆的。”
之前秋婆婆便想不让谢婶去开铺子了,因为确实赚得少,但谢婶好强,又和何家二婶挣扎了一两月,但效果依旧不好,最后在八月下旬的时候才放弃了。
放弃的原因多半还是被酒楼被陷害那事儿给吓着了,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得这么干脆。
“这几个月赚的银钱刚够交租金,一直这样下去还不赔死。”谢婶叹了一口气:“而且娟子也快生了,到时家中也缺人,我想着等她生了孩子或者是来年,再推个小车去码头贩卖,摊位费也没有铺子多,说不定还能有盈余。”
“这也是好的。”宋新桐没有多说这些,毕竟这是谢婶他们的家的生意,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多说:“那何大婶子呢?他们也不干了?”
“他们还是推个小车去码头卖。”谢婶说:“他们何家人多,大房的媳妇们也是干活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