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饭馆,方明直接朝着柜台的方向招了招手。
没一会儿,拿着圆珠笔和记事本的服务员就走了过来。
“先生,您想要吃些什么,这是我们的菜单……”
将纸质又包了透明胶带的菜单放在桌子上,服务员就很轻巧的退后两步,准备记下方明三人的点单。
“三碗辣酱面,另外……上两个小菜,这个……和这个。”
菜单上的图画已经不太清晰,但还是能依稀从上面判断出,具体都是些什么原料制成。
毕竟,方明也不了解这里的习俗,说不定在东北的一些菜肴,到了这边,就完全变成了另外的名字呢!
“好的,您请稍等。”
服务员很快就完成了记录,收回了菜单,向着后厨走去。
而方明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拿出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一张地图,铺在了桌子上面,又从怀中取出一支笔来。
“你们两个听说过切汇吗?”
在介绍之前,他先向身边的两个人提出了个简单的问题。
“没有。”
“我也是!”
不出意外的,郑宝根和潘驴子这两个人都没听说过这个词,更是不知道,这其中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对此,方明早有预料似的,直接摆了摆还捻着一支笔的手:
“不急,这个边做边学,你们俩将来有的是机会明白。”
他说着,又把视线投向了地图,只见地图上,正有几个位置被画上了圆圈,仔细看过去……就不难发现,这些圆圈所在的地方,基本都是华庭饭店,虹桥宾馆这样的涉外宾馆。
只见方明随手指着其中的一家道:
“一会儿吃了饭,咱们就在这其中挑上一家下手,我负责去联系客户。
你们两个,就负责在宾馆的周围,找一些像是咖啡馆,茶楼之类的公共场所,作为落脚点。”
接着,他又把目光给到了两个人身上:
“这么简单的事情,应该不会做不到吧?”
郑宝根此时还有些木木的,但是潘驴子却已经从刚刚“顺西装”的行动中,就看出了这位老大不简单。
他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情绪,身板挺得笔直:
“你就放心吧,二明哥。
这么简单的事情,包在我们两个身上就是。”
……
这天上午,华庭饭店门口,来来往往的车子川流不息。
而方明则是早已经带上一只金边眼镜,用啫喱水梳理好了三七分的半长头发,在距离玻璃旋转门不远处的一个书亭,颇带几分悠闲的看着报纸。
等到情况观察的差不多了,他才终于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西装,来到了路口处一个带着半高礼帽的大鼻子外国人身边。
“你好,先生,可不可以耽误您一分钟的时间?”
他的嘴上洋溢着温和又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的笑容,手中拿着一份快要过期的经济晚报,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文,原本在墙边吸烟的大鼻子老外,一下子竟然有些微微怔住。
“当然可以,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
出于礼貌,大鼻子老外赶紧熄灭了手中的香烟,原本被风吹的凌乱的风衣,也被他下意识的紧了紧。
“谢谢,我就是想问问,您需不需要兑换一些华币,如果您有这个意愿的话,我可以给出您不会拒绝的价格。”
同样是因为外汇紧缺的缘故,国家在外国商人或游客入境时,往往会第一时间让他们把自身携带的外汇兑换成“外汇劵”。
这种强制兑换,不仅仅发生在机场,海外侨胞对国内亲友的侨汇,也同样是这一举措的主要收入来源。
至于外汇券的用途,那就多种多样了。
这种比现金纸币还要精致的卡券,其实直接有同等额度国内货币的购买力,只不过……除了外国人之外,没有人会真的财大气粗到用这个东西买菜就是了。
大家更喜欢的,是拿着好不容易积攒到的外汇劵,去友谊商店里面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能买得起的货物。
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相继建立起了许多的友谊商店。
这些商店中会卖出一些国外才有的舶来品,诸如日苯电器之类。
只不过,友谊商店的唯一门槛就是,只允许用外汇劵交易。
这既是一种带动就业的方式,同时更多的……也是为了回收掉老外手中的外汇劵,让他们再继续拿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