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的样子可真赏心悦目,等她明年出嫁了就看不到了,得要趁着出阁前好好欣赏。
想到这里,邱氏有些感慨,一转眼,小姑子就长大了……
霖海府,孙明义拿着书离开了林府,当他来到府学的时候,就有人主动凑上前来:“你这回借了什么书?”
虽然他克制了,话里还是透露了一些酸味。
孙明义恍若味觉,把书亮出来给他看了一眼。
他惊呼:“你怎么借的都是这些杂书?虽然说下一次秋闱还有三年,你也不能大意啊。”
今年的秋闱他们府学高中了两个举人,进来了十来个新人,孙明义已经是府学里的“老人”了,和他搭话的黎舟和他是同一年进府学的,两人之前交情不错,今年他们双双落榜,孙明义还好,黎舟颇为沮丧,尤其是看着孙明义得了知府大人的青眼,可以自由进出林府,从林府借书之后,黎舟的心态就有些失衡了。
明明他们是差不多的,凭什么孙明义可以得到知府大人的另眼相待?
放眼望去,府学里有此特权的只有孙明义一人,为什么呢?黎舟想不明白,孙明义不是府学中最年轻的,不是家世最好的,不是家世最可怜的,功课一般,长相也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他何德何能?
有知府大人的看重,孙明义就算今年秋闱落榜也不要紧,下一科几率就大了,哪怕一直不中,有知府大人的看重也不会一直是个籍籍无名的秀才。
孙明义:“我对水利感兴趣。”他借的这三本书,有一本是水利大家的手札,另外
() 一本山川游记,一本算数。
他也没想到知府大人府中有如此多杂书,每一回去,都恨自己看书太慢,想看的书又太多,每次到了借书的时候就要面临十分艰难的选择。
黎舟呵呵笑了一声:“还是你机灵。”
知府大人着手修了霖海府和部分县的沟渠,明眼人都知道,知府大人现在是要动手修其他县的沟渠了,孙明义这是投其所好,也是他当初机灵,找了个好差使,到如今还在大人身边待着,时不时还能跟在知府大人身后实地考察。
到如今,当初一起被大人拉壮丁的府学学子们早就有了区别,有的人被知府大人使唤着使唤着就变成了边缘人物,也没有什么在大人面前露脸的机会,而有的人办事得力,得到了大人的赏识,从一个秀才被提进了衙门,有了公差,吃上了皇粮,对于科举无望的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的人,比如孙明义得到了大人的看重,他们私底下猜测,他要是能把握住机会的话,他或许能够被知府大人收徒。
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不管大人有多年轻,是不是比他们年纪大,在这种时候是不光看年龄的,以他六元及第状元郎的身份,拜他为师一点都不丢人,要是他放出风声来,大把人家愿意把自家天赋好的子弟送到他跟前。
而且现在大人没有收过徒,要是开了先例,那就是首徒。
哪怕是不想让人丢了他的面子,大人也会精心教导。
所以当孙明义背过身回自己座位上的时候,他身后的视线有点扎人,孙明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或许他应该减少来府学的次数了。
每次他来都能引得一些人心思浮动,无心上课。
有些事情孙明义还没说,比如知府大人在的话,他会指点自己几句,还会给他出题,让他写文章,之后再指点他有哪里不足。
一般的师父能做到的也就是这样了,所以孙明义不敢说。
那样他觉得有些人真的会失去理智对他做点什么。
他心里也是想过,是不是大人真的有收自己为徒的意思,但他不敢问,怕唐突了大人。
孙明义知道别人说他何德何能,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他实在没有这方面的自信,他真的有这么幸运被大人看中吗?
在孙明义的患得患失中,金陵薛姨妈收到了王二太太退回来的东西,里面有送出去的匣子,她看了看,里面的银票原封不动的退回来了,一起退回来的还有一封信。
她把信给薛宝钗:“你看看你姨妈在信上写了什么?”
薛宝钗匆匆打开信,看了一遍:“……姨妈在信上说,姨父迂腐,府中大老爷又趁机闹了起来,这回帮不上忙,就把银票退回来了,说让姨妈把银票给舅舅帮忙走动。”
薛宝钗眉头紧蹙。
为了面子圆过去,王二太太还忍痛掏了一些东西出来。
但哪怕她说的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