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的丧仪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玄凌的继位大典。
这一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太和殿却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虽是冬日里,却不敢有人觉得寒冷。
太和殿前,满朝文武身着官服,佩戴朝珠,整齐地跪在地上,黑压压的一片,人数众多。仿佛整个朝廷的大小官员都汇聚在此。
他们低着头,神情庄重,静静地等待着新皇帝的到来。
随着一阵悠扬的钟声响起,玄凌缓缓走上台阶,一步一步走到了龙椅前转身坐下。
玄凌身穿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精致的龙纹,显得威严而庄重。他目光扫视全场,眼中透露出令人生畏的气息。
为了表明自己皇位的正统,玄凌当场宣布册封自己的生母,即先帝德妃为太后。
太和殿众官员纷纷跪地叩拜“皇上仁孝。”
接下来,玄凌又册封了先帝的其他妃嫔。
场面庄严肃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新帝即位意味着前朝往事已是过去,只有侍奉好眼前的新帝才有前途。
而玄凌则肩负着治理整个国家的重任,必须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在朝中积累名望,获得亲贵、大臣的信任,如此方能不辜负先帝的期望。
冬日的冰雪渐渐消融,转眼间玄凌和宜修已经在宫里度过了第一个新年。
此时天气已经回暖,已经是次年二月。
此时,玄凌正式册封宜修为皇后。
尽管已经进入新的一年,但回想起来,大行皇帝驾崩之事就在去年寒冬,实则并未过去太久。
然而在此之正式册封之前,玄凌早已有所安排。
他指定景仁宫作为宜修的居所。
“福晋,先帝丧仪一事辛苦你了,你办的不错。眼下一直在偏殿住着也不好,往后你便景仁宫居住吧。”
要知道,景仁宫可是先帝诞生之地,其在六宫中的地位非同凡响、举足轻重。
“臣妾多谢皇上。”
如此一来,玄凌将这座宫殿赐予宜修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便不言而喻了。
不仅如此,玄凌还特别叮嘱宜修,要把翊坤宫分配给年羹尧之妹年世兰居住。
至于其他人的住所,则完全交由宜修自行决断处理。
“你安顿好后,记得将别的宫室分配其余人即可。还有,年世兰就住翊坤宫吧。”宜修依旧点头称是。
这样的安排无疑显示出玄凌对宜修的信任与器重,这其中自然也有玄凌对于年氏一族的关照。
宜修早已经细细考量过,如今分配宫室这等小事自然是信手拈来。
在此之前,玄凌曾私下与宜修商议过此事。
按照常理而言,两位侧福晋理所当然地应居于一宫主位。
此外,如果皇子公主的生母身份尊贵,亦可获此殊荣。
如此这般筛选下来,符合条件者寥寥无几,除了宜修本人外,恐怕便仅剩李静言、年世兰以及苗蕊初三人而已。
玄凌低声道。“人数着实有些少啊。”
苦思冥想之际,他突然灵光一闪,心想不妨将资历深厚的齐格格齐月宾也纳入其中。
况且齐月宾帮了自己一个大忙,理应得此封赏。
不仅如此,重英堂中的另外两名格格亦可一同为主位。因为欢宜香的缘故,玄凌对这二人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
如此一来,主位的人选瞬间变得充裕起来。
然而仔细琢磨一番后,却会发现相较于前世而言,仅仅多出了苗蕊初一人罢了。
封宜修为皇后的圣旨下来之后,过了将近快一个月,也就是皇后册封礼的前几日,敕封其余侧福晋和格格们的圣旨才下来。
就这样,后宫中的众人都算是正式安定了下来。
年世兰被册封为贵妃,独自居住在翊坤宫中。年世兰出身高贵,年府乃是官宦世家,其兄长更是川陕总督,位高权重。年世兰备受皇帝宠爱,或许正因如此她的性格却有些跋扈,在王府里就是如此,除了玄凌和宜修之外,还从没把谁放在眼里过。
李静言则被封为齐妃,住在长春宫里。虽然她不如年世兰那般得宠,但到底也是为皇上生育了三阿哥弘时,先前又是侧福晋,身份尊贵。
而苗蕊初则被封为舒嫔,入主延禧宫,为诸嫔位之首。此乃宫中唯一的公主虹月的生母,虽然许久无宠,在王府里活得像个透明人一般。可是她在王府时就有一无话不谈的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