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以君子之姿,儒雅之风,沉稳地掌控着整个战场。
他轻声细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向旗手们传达着每一个指令。
旗手们如同轻盈的燕子,闻令而动,迅速的以旗语将霍去病的意图传递给其他汉军。
在他的巧妙指挥下,三把旋刀如同三位舞者,在战场上翩翩起舞,既展现出独特的韵律,又相互配合,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冲锋的号角一响,那支后卫百人队便如同离弦之箭,迅猛而出。
汉军的旋刀纵队紧随其后,如同狂风般席卷整个战场,将匈奴人打得措手不及。
匈奴人在这股强大的攻势下,如同被束缚的巨兽,始终无法挣脱速度的束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在自己的阵地上肆意驰骋。
旋刀在匈奴阵列中轻盈穿梭,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片生命,而汉军的箭雨更是如同暴雨般倾盆而下,将匈奴人淹没在无尽的箭矢之中。
然而,匈奴中亦不乏骁勇之士,其中以电头王最为引人注目。
他如同下山猛虎,率领着人马向李峰的纵队发起了勇猛的冲锋。
他们顶住箭雨,奋勇前进,一度将李峰的纵队冲得七零八落。
然而,霍去病却丝毫不惧,他远眺战局,神色沉稳地通过旗手向李峰传达了新的战术——“画大圈”。
李峰闻令而动,他的纵队如同流水般灵动转变着阵型,瞬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阵型将屯头王的军队围困在内。
与此同时霍去病也指挥着自己的纵队在外围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圆环如同双环相扣保护着内圈并阻挡着外围的敌军。
两个圆环在战场上稳定成形如同两道坚不可摧的壁垒将匈奴人牢牢地困在其中。
当两个圆环稳定之后霍去病再次果断地发出命令:“旗令李峰施展‘五箭穿心’战术!”
随即五面红旗如同五星红旗般在战场上五个关键位置同时升起五个百人队如同五道闪电般直刺圆心——屯头王所在的位置。
那一刻整个战场仿佛都为之震动五道箭矢如同五条巨龙般呼啸而出将圆心处的匈奴人一举歼灭。
这场战斗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在霍去病与李峰的巧妙指挥下徐徐展开。
他们如同战场上的巨匠以旋刀与箭矢为笔以战术与智慧为墨在战场上谱写出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
这场战斗不仅是对匈奴的沉重打击更是对战争艺术的完美展现。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一绝妙战术,竟起源于两年前李峰在右北平的英勇战绩。
彼时,他率数十精锐,如利剑般穿透敌阵,展现了超凡的勇武与智慧。
霍去病对此赞叹不已,更从中窥见了战术的无限可能。
他认为这不仅是冲锋陷阵之法,更是直取敌军首脑的高效战术。
于是,霍去病与李峰联手研习,将原本的单一路线演化为五路并进,如同五箭并发,直刺敌心,故得雅名“五箭穿心”。
此战术之精髓,在于以精锐之师深入虎穴,以迅雷之势摧毁敌军核心,从而一战定乾坤。
此刻,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李峰身先士卒,亲自引领其中一路精兵。
五路大军齐头并进,面对近身搏杀之敌,正是李峰家传武学大展身手之时。
他如同战神降世,首当其冲,直逼屯头王。
霍去病在外围冷静观战,当看到李峰与屯头王交锋之际,他心中暗喜。
他对李峰的武艺深信不疑,料定其必能迅速克敌制胜。
果不其然,李峰以神勇之姿生擒屯头王,与此同时,其余四路大军亦凯旋而归,将敌军旗鼓尽皆夺取。
随着战事的推进,四百辆猛行车井然有序地驶入战场,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猛行车内射出的鸳箭如雨点般密集,令匈奴人无处可躲,无法集结反抗。
面对如此困境,部分匈奴人士气低落。
尽管左贤王意志如铁,但其麾下将士却心生异志。
许多东胡人更是不愿为左贤王卖命。于是纷纷选择逃窜。
然而他们殊不知,正确的逃生之路在于向西渡河。
唯有少数人洞察先机得以逃脱,而大多数人则盲目逃向山区。
不幸的是那片山区正是祷余山所在,四千名右北平子弟兵组成的弩阵正严阵以待……
经此一役,“五箭穿心”战术名扬四海,成为汉军克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