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仰光知府谢翱
“哦,快请。”虞醒说道。
虞醒心中暗道:“谢翱不辱使命。”
伐丽流一进来就行大礼,说道:“臣拜见殿下,臣迎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快快请起,国公何罪之有?”
古里的有罪,与伐丽流的没罪,其实都是形势所致。
古里之过,寻常时候绝不至于决然处置,而伐丽流坐观成败,对蒲甘的命令,向来态度恭敬,但也仅仅是恭敬。
而蒲甘郭英杰等人,为了不将伐丽流逼到对面,也从来是安抚为上。
双方到现在,仅仅看来往公文,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说伐丽流无罪。那也是真无罪。
“你看此地如何?”
“此地水面开阔,又有山岗遮掩,可避风暴,是一座深水良港。”
“孤欲在此地,修建一座大城,连通海外,但缺少水手?孟国公可愿意相助?”
“殿下有令,臣自然遵从。”
“好,那孟国公迁徙两千户船匠水手,在这里安家吧。”虞醒说道。
伐丽流既然来见虞醒,自然就准备了大出血。听虞醒这么说,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两千户船匠水手,对伐丽流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个时代,海洋贸易份额就整体贸易来说,并不大。
即便孟族百姓精于航海,但是专业从事航海的人其实并不多,两千户,不管说全部要走了。最少在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但是比起孟邦的安全。这又不算什么了。
在大航海之前,海洋贸易在整个国家经济体量中分量很少。即便是元朝的航海技术空前繁华,能够成就几个大富豪,但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并不重。在中国,这种情况一直在倭乱前后,才有根本性的扭转。
在缅甸也是一样的。
当初善于航海的孟族,被不善航海的缅族给灭了国,就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臣遵旨。”
虞醒转过头,迎着印度洋的海风,说道:“国公之名,实在太不雅驯。不如,孤给国公赐名如何?”
伐丽流的名字,只是音译。
其实是用孟族文字写的。
伐丽流心中不大愿意。
掸族与孟族是不一样的。
掸族的祖先是从云南迁徙而来的,掸族本身受到中国很多影响。即便近现代一些掸族土司都觉得他们是中国人,不是缅甸人。而掸族的文化也相当落后的。文字都是借用巴利文。而孟族是缅甸文化程度最高的宗族。又临印度洋,与中国文化相距较远。
单公望可以毫不犹豫的换汉名汉姓。从此决心做汉人。
而伐丽流就不一样了。
他一心一意想做孟族的英雄。
他内心为孟族而自豪。
自然不愿意改汉名。
只是形势比人强。伐丽流只能说:“请殿下赐名。”
虞醒说道:“赐姓孟。孟江流吧。”
虞醒只是试探伐丽流的态度,可见他还是不愿意轻易低头。不过,这对虞醒来说,已经够了。
对西南的扩张,在仰光画上了终点。
伐丽流内心中怎么想,不重要。只要未来数年不搞事就行了。几年之后,缅甸安定下来,说不定孟国公不想动兵。虞醒还想的。
“谢殿下。”孟江流说道。
“国公,可信奉三宝。”
“孟族上下,都虔信佛陀。”
“那好,不如蒲甘有一场盛会,国公与我一并与会,也邀请孟族高僧一并来蒲甘。”
“不知道,是何等盛会?”孟江流很担心,是不是虞醒要将他软禁在蒲甘。
虞醒看出孟江流的担心。他没有这个心思。
太小家子气了。
孟江流真想造反,岂是一座城池能关得住的。
不过,虞醒还想吓吓他,轻轻一笑说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处理孟江流。是虞醒在仰光最后一件事情。也算是为缅甸所有战事画上了句号。
他随即召见谢翱,张舜卿,宋隆济。
“整个海西道有两个重心。一个是蒲甘,一个就是仰光了。”
“蒲甘有蒲甘王朝之经营,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这就说明了。缅人的影响力,短时间是难以清楚的。而仰光却不一样。仰光左是大金沙江三角洲,右为锡当河畔,都是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