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生产都是几百门上千门。
虞醒最开始的铜火炮没有生产到五百门,就不生产了。要么回炉铸钱,要么卖给安南了。
而后的铁火炮现在也没有生产多少门。
估计还要停产了。
因为虞醒从战场上得到消息,鞑子居然有火炮。而且各种类型的火炮都有,攻城的重炮。便携带的骑兵炮等等。虞醒一瞬间,有一种感觉,难不成有人也穿越了。
后来打听到郭守敬。
那就没事了。
但是这也给虞醒带来极大的刺激。
之前虞醒所造的火炮,本质上是反步兵的。根本炮兵与炮兵之间的对抗。而今虞醒不想都不行了。对面这么多火炮。难不成让步兵去对付?
对付骑兵最好用骑兵。对付炮兵,也最好用炮兵。
问题来了,如果设计一款反炮兵火炮?
这对虞醒来说,是一个难题。
需要考虑精度,不能再像之前火炮,随便打了。
也需要开花弹。
人们对精度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
这是几乎永恒的工程学问题。
而人们面对的现实条件又是非常有限的。虞醒想将火炮造成狙击枪一样的精度,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爆炸来辅助。这又是一个引信问题。
总之,各种火炮,各种分工。再加上技术改进,一个批次的火炮,生产千余门都已经是高产了。
而火铳不一样。
虞醒是要将火铳作为主战武器的。也就是说,军中人手一支。再加上各种报废损失,或者对外支援。
一个型号的火铳几十万支是打底,一两百万支不多。如果放宽时间线,某些经典枪型几千万支,也不算什么。与火炮的生产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这反应在生产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火炮生产,在虞醒看来。其实有一点小作坊的意味。但是火铳生产就不行了。
虞醒准备打仗一套专业生产线,生产所有固定型号的车床,只能用来生产这种火铳,不能生产其他东西,同样,因为这种特殊打造,在生产火铳上,效率与成本就会很出色。
同样一开始的投入就会非常大。要比生产火炮投入大太多了。
甚至蒸汽机都是整个专线的配套设施。
所以火铳型号一旦型,就很难修改了。
虞醒端起火铳,对准五十步外的酒坛子。
“砰-----”
“啪----”
“放远十步。”
“砰------”
“啪----”
“再放远十步。”
“砰-----”
“啪-----”
“放到一百步的位置上。”
“砰-----”
这一次没有酒坛破裂的声音。虞醒打偏了。
虞醒对精度掌控特别好。他确信,这个射程大概是火铳的极限射程了。并不是虞醒的准头不好。而是火铳的精度,就到这一步了。大抵寻常士卒,五十步之内,还有一个准头,但五十步外就要靠运气,百步之外,那就靠上帝了。
虞醒其实想过,要不要搞线膛?
那样精度更高。
但是虞醒想了想,就放弃了。
他也必须在武器威力与加工难易程度上做平衡。看似在枪管里拉出一道线,但其实超级难好不好?
“吕安,你做的不错,下去先生产一个批次。一千杆吧。”虞醒说道:“先给近卫军装备。我再看看。”
虞醒已经挑不出什么问题了。
但是,很多武器的问题,必须在使用中,才能发现。
“是。”
“陛下,”李鹤忽然出现在临安。虞醒大喜说道:“李叔叔,你回来了。”
“陈国峻忽然找我。有一件事情,十分要紧,我不得不跑一趟。安南要割让西北三府。”
“地图。”虞醒说道。
立即有人将地图在虞醒面前铺开。
虞醒手指顺着红河向东南移动,点在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一个三河交汇之处。北边是泸江,南边沱江,分别汇入红河,红河到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下游平原地带了。
安南如果割让三府的话,汉军就能够直接驻扎这里了。就不说别的。就是红河上游两岸狭长平地,在虞醒看来,也比滇池附近的平地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