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姜成vs刘国杰
队列走得好。一般战斗力不会太差。
队列都走不好,那就是乌合之众。
毕竟,在古代很长时间,甚至进入火器早期,阵列就是战斗力。
在这上面,他不如陈国峻与虞醒看得明白。他知道会败,但没有想到如此脆败。
另外,他也要为大局着想。
这一次进攻是试探,但是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得到就打到回府吧。
虽然阿术不求胜,但是总要与汉军碰一碰,看看汉军的成色。
在刘国杰的命令之下,三千骑兵从安南军阵后,绕阵而出。
而此刻姜成也下令,令刚刚到达的千余骑兵,去截住这敌人的骑兵。
北方汉军与蒙古军队是不一样的。
北方汉军是有骑兵的。但是主力还是步卒。但因为蒙古马匹众多。也配一些骑兵与步卒联合作战。所以北方汉军的骑兵,与蒙古骑兵不一样,就作战风格上来说,反而与虞醒麾下骑兵差不多。都以冲阵为上。多配皮甲,锁子甲。
自从蒙古轻骑兵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那种单纯的重骑,金兵的铁浮图之类,证明了没有前途。倒不是不能打,事实证明对决于两军之前,金军骑兵是吊打蒙古骑兵的战例的。
但是奈何,蒙古人最明白骑兵是离合之兵,本身就不是用了决胜于两军之间的。
你再能打,对面不跟你打,又有什么办法?
是以,自从蒙古骑兵之后,大部分骑兵最多配轻甲。比如明清的棉甲。或者锁子甲。就没有人用重甲。
是以双方骑兵这一战,是标准的骑兵对冲。
虞醒的亲卫孟将打头。
孟将自从陆良跟随在虞醒身边,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打杂传话的侍卫,慢慢的也学了一些东西。虞醒身边从不缺高手与猛将。而今也算成才了。不过一直在虞醒身边当护卫。
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自然想一展身手。
而刘国杰也想试试云南骑兵的成色。也没有让麾下回避战斗。
于是双方骑兵在江北一场鏖战。
顿时打成僵持了。
刘国杰看了眉头紧皱,暗道:“怎么可能?”
刘国杰之前已经知道,云南骑兵与鞑子骑兵的战绩。对云南骑兵的战斗力,是有心理预期的。但是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其实知道蒙古骑兵的威力根本不在临阵搏杀上。
而且,蒙古也大不如当年了。
当年蒙古乃是苦寒之地,一场雪灾,就大片大片的死人。跟随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不仅仅将轻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有一种如野兽一般的凶狠坚决。
不将自己的命当命,更不将别人的命当命。
那时候的蒙古骑兵,几个人就敢冲击大队步卒,那是真勇。不将自己的命当回事,死了也就死了。那种动辄以命搏命的手段,很让敌人胆寒的。
而现在蒙古骑兵却不一样了。
如果说蒙古骑兵个个是贵胄子弟。那自然是错的。但是如果说蒙古骑兵大部分人都不是穷光蛋了。不要说鞑子对蒙古人的种种政策。可以说只要是蒙古人,只要不是太差劲,混一个官当,轻轻松松。单单说,蒙古人历次战争,从各地劫掠天文数字的财富。忽必烈定下的军制,是有普通士卒一分的。可以说这天文数字的财富,只要手指上稍稍露一点,就足够子孙富贵三代了。
这样的蒙古骑兵,在父祖的教育之下,英武之气不衰。能马上征战的已经比之前少了。还成吉思汗那个事情,不将自己的命当命,不将别人的命当命。
宁可自己死,也要为全军打开缺口,或者宁死,也要溅对手一身血的蒙古骑兵,已经绝迹了。
而且的蒙古骑兵敢少数人冲步阵,其实就炫耀马力。危险程度远不如当初了。
而且。就蒙古上层也不想让蒙古骑兵死伤太过惨重。须知蒙古人是元朝的国人,是大元的统治基础。死伤太多,如果死几个孛儿只斤,阿术或许能顶得住,其他人就顶不住了。
蒙古骑兵现在还没有八旗子弟化,但正在八旗子弟化,却毋庸置疑。
甚至如刘国杰这样的人,心中有些瞧不着鞑子骑兵。但万万不敢宣之于口。
对于云南骑兵能在与鞑子骑兵对战中取得上风,他并不觉得有什么。
而他麾下的骑兵,大多是北方军户。这个时候元朝的军户制度才用了几十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