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的刺史徐孝德,曾经是孔颖达的学生!这次他来长安处理事务,当然要邀请孔颖达到他在长安的府邸作客。在宴请期间,徐孝德打算将女儿徐慧当作炫耀的资本。
“慧儿,快来拜见孔老师,他是当今士人中的大儒!我曾有幸成为他的学生,感到非常自豪!”
徐孝德将女儿徐慧带到自己身边。
孔颖达坐在主位,看到这位已在湖州名声鹊起的天才少女,微笑着回应。
“徐慧拜见孔大师!”
徐慧按照父亲的吩咐,恭敬地向孔颖达行礼。
孔颖达立刻伸手扶起徐慧,同时笑道:
“哈哈,慧儿的才华早已传遍湖州了!我在长安虽然久居,但也听说过慧儿的才名!听说那首《拟小山篇》是你八岁时的作品,我看过之后,也惊叹不已!”
孔颖达的赞美让徐孝德十分满意。徐孝德在官场上久居,却只是个湖州刺史,这让他内心颇感郁闷。每当他感到沮丧时,他总会拿自己天才的女儿来安慰自己。
所以每当谈起女儿的才智,徐孝德心中都会充满喜悦。而徐慧因为长期被誉为天才,听到赞美之词,特别是来自大儒的赞美,她感到无比飘飘然。
“那首诗只是模仿汉代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所作,还需磨练。”
徐孝德笑着连连摆手,假装谦虚。
“哪里!在我看来,那首诗文笔流畅,用多种意象表达了才女无法实现志向的孤独,非常美妙!八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非凡!”
孔颖达再次评价道。
看到孔颖达的评论充满了赞美,徐孝德更加开心。
“我这里还有一首诗,可以请你点评点评。”
孔颖达说完后,沉思片刻,接着说。
“请孔老师指教!”
徐孝德连忙拱手表示敬意。
徐慧也非常恭敬地给孔颖达奉上茶水。
孔颖达把手放在矮几上,轻轻地敲打节奏,然后慢慢开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首诗出口,徐孝德和徐慧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对父女都是有学问的人,这首劝学诗又很容易理解,所以诗句一出,他们立刻领会了其含义。
这是在劝人不要辜负好时光!
那么,这首诗是劝谁呢?
徐孝德已近中年,自然不是劝他,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徐慧!
显然,这首劝学诗是给徐慧的忠告!
徐孝德心中大喜,赶忙说:
“徐慧,快,快拜见师父!孔老师要收你为徒!”
徐慧见状,正准备行礼。
要知道,在唐朝初期,虽然女性的地位还没到程朱理学时期那么低,但一个女子想要拜孔颖达为师,也是非常困难的!
徐孝德从未想过要让徐慧拜入孔颖达门下。毕竟孔颖达是当代的大儒,就算要收皇子、国公之子为徒,可能都收不完,哪会关心一个小小刺史的女儿呢!
但徐孝德万万没想到孔颖达竟然用劝学诗来暗示。
在徐孝德看来,孔颖达说这首劝学诗,就是要鼓励徐慧积极进取!如何进取呢?当然是拜孔颖达为师啊!
毕竟,能够鼓励人进取的,必然是老师。
见徐慧要行礼,孔颖达虽已年近古稀,但动作却毫不迟钝,连忙扶住她,没让她真的跪下。
“慧儿,这可不行啊!”
孔颖达连忙说道。
“行的!行的!”
徐慧也坚持道。
徐慧一直以来都有上进心,否则也不会成为中国千年来的首位女童诗人。
“孔师,您念出这首劝学诗,不就是想收慧儿为徒吗?既然慧儿已经同意了,您何必阻止呢,就让她拜您为师吧!”
徐孝德在一旁劝说道。
孔颖达还是连连摇头。
孔颖达对诗词极其挑剔,收徒更是慎重。
“不行!老夫不会再收徒了,如果再收,也只会再收一位!而那位绝不是眼前的慧儿!”
孔颖达诚恳地说。
见孔颖达如此坚决,徐孝德也不好再强迫,只好拉着徐慧起来。
“还请孔大师说明,您要收的徒弟是谁?”
徐慧站好后,再次恭敬地询问。
尽管未能成功成为孔颖达的弟子,但徐慧仍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