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闻得此言,精神顿时1振。
他来到汉末已有4个月。
虽然其人仍可稳稳占据战略制高点,以上帝视角俯瞰这苍茫大地,并步步为营,在短短4个月内迅速完成战略布局。
小说pp,app。
然则…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赵旻在亲自游历关中之时,才赫然发现,与自己亲眼目睹到的这世界的残酷和哀戚相比,史书中的描述,竟显得格外苍白。
号称天下粮仓之1、关中天府的关中平原,如今虽然在钟繇努力修缮、建设3白渠之后,勉强恢复了几分生机,却仍远比赵旻想象中要荒凉贫瘠许多。
长安城城墙虽已修缮建设完毕,但是…
诚如赵旻所言,天险不足恃,城墙不足守,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户口!
赵旻匡扶汉室当周公也好,奠定基业做周文王也罢,户口增加才是最首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由于《3国志》无《食货志》、《天文志》、《地理志》和《河渠志》等志,所以,关于汉末至晋初的人口、货殖、民生、灾荒、饥馑、农业、水利等方面,都缺乏成体系的第1手可靠资料。
所以,这些稳定大汉统治,或者说奠定争霸基础的要素,最容易被忽略。
综上所述,赵旻在听到段煨这个关中土著军阀有妙计时,便自然而然激动起来。
身
盖因段煨扎根关中多年,对此地知之甚详!
于是乎,其人抱拳正色道:“不知段公有何妙计?旻愿洗耳恭听!”
段煨抱拳还礼后,微微1笑。
“卫将军可知,马寿成欲何求乎?”
赵旻摇头:“旻不知!”
段煨呵呵1笑:“卫将军可知,韩文约欲何求乎?”
赵旻再次摇头:“旻亦不知!”
段煨哈哈大笑:“然则,卫将军从何得知老夫所求为何?”
赵旻不假思索道:“因旻察公言,观公行之故也!”
赵旻确实看不懂韩遂、马腾欲何求。
~p
因为这两者太善变!
他们是想割据1方做土皇帝?
那么他们为何愿入朝为官?
他们是想光宗耀祖、荫庇子孙?
呵呵。
马腾、韩遂虽然都算凉州士族,但别忘了,他们曾为逆贼!
有这个案底在,他们何谈光宗耀祖?最多也不过不使祖上蒙羞罢了!
据《典略》记载,马腾乃伏波将军马援后人,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
也就是说,马腾老爹名讳不详,但字子硕的马腾父亲,曾做过天水郡兰干县县尉。
马子硕能做到1县佐2官之县尉,至少是茂才甚至孝廉出身,所以马腾是名门之后,士族出身。
p,。
《典略》记载,遂字文约,与同郡边章俱著名西州。章为都督从事,遂奉计诣京师,何进宿闻其名,特与相见。
韩遂名气大到让大将军何进久闻其名的程度,甚至韩遂至洛阳时,何进还要见其人1面。
边章是谁?
中平元年,西历184年,黄巾之乱未定,凉州宋扬、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反,推举边章、韩遂为首领(实际上是叛贼逼迫韩、边2人从贼,利用他们2人名望发动叛乱)。
叛军杀陈懿起兵反叛,拥兵十多万,先后连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
中平3年,西历186年,韩遂发动兵变,边章与北宫伯玉、李文侯等叛军首领,都在这场兵变中被杀死。
换句话说,韩遂自从被迫上了贼船后,便走上了叛逆这条不归路。
马腾亦然。
此后数年,韩、马2人时降时叛,身份在汉臣和反贼之间反复切换,2人毫无违和感和心理负担。
兴平之乱时,韩马2人的做法…便足以反映他们的性格和政治高度。
兴平元年,西历194年,关中饥荒爆发,当时3辅之民大量流入益州,亦不乏南走武关入荆州者。
私造天子车服銮仪的刘焉,在担任益州牧时(西历194年)便把3辅和南阳的饥民整编,号称东州兵。
刘协在兴平年间(西历194-195年)已经惨到以“腐牛骨”为食,情况之恶劣可见1斑。
诸侍臣皆有饥色,时盛暑热,人尽寒心。帝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