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绝非岳不群那种隐忍伪君子。
荀彧对得起曹操,对得起刘协,他只是对不起汉室,所以选择饮鸩赴节表明其人之志,这还不叫君子?
p
在荀彧反衬之下,曹操的行径绝对是反派!
《3国志》中关于曹操猜忌多疑的记载…委实太多!
云某担心影响上传,所以不再列举。
待官渡之战后,不管谁胜谁负,云某将就官渡之战前因后果,结合陈寿先生隐晦之言,为诸位大大还原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以及真实的袁绍。
相信云某,那绝非被曹魏史官吹捧、丑化的两个脸谱化角色。
袁绍能在拔剑恶董卓之后,于短短十年间创下如此基业,其才华、气度、决断,绝非《武帝纪》以及其人本传中那般不堪!
说到袁绍本传,陈寿先生已经不能算暗示了!
《3国志》所有传记中,如此4无忌惮、不惜笔墨丑化传主的,惟此1篇!而专美传主,是《3国志》惯例!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p,。
本书中,由于赵旻遮掩了陈登的才华,所以云某不得不为陈登正名。
(陈登)养耆育孤,视民如伤……州牧陶谦表(陈)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先贤行状》
按《寰宇记》记载,北宋时代,江都县西十5里处,尚有“陈登塘”。可见其昔日功业。
爱敬陂在江都县西十5里,陈登初开此陂,百姓爱而敬之,因以为名,亦号陈登塘。--《寰宇记》
广陵百姓,得益于陈登主持修建的灌溉工程,“爱而敬之”。这与《先贤行状》中陈登“甚得江淮欢心”的记载完全吻合。
(陈)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甚得江、淮间欢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先贤行状》
陈登,治农有1手!
陈登在广陵治戎讲武,明审赏罚,海贼薛州率万户归降。这为陈登日后抵御孙权,奠定了军事基础。
(陈)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束手归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先贤行状》
所以说,其人治军也有1手!
仰仗着尊贵出身与文韬武略,陈登养成了极为傲慢的性格,也因此饱受非议。
比如名士许汜,便骂辱陈登为“湖海之士”。
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刘)表与(刘)备共论天下人,(许)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魏书吕布传-附传》
“湖海”亦被校勘为“淮海”,但由于下接“豪气不除”4字,可知“湖海之士”实际是指陈登的豪侠气质。
陈登还是个豪横的游侠!
陈登遣陈矫赴许县求援时(199),陈矫曾对曹操说过这样1番话:
“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
(陈)登令(陈)矫求救于太祖。(陈)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谋,徐方永安。”--《魏书陈矫传》
可以看出,陈矫将陈登统治下的广陵郡称作“国”。
东汉末年,郡国本位化思想严重,郡吏往往将本郡称作“本朝”,将郡守称作“郡朝”或“府君”。陈矫那番“使为外藩”的说辞,也清楚点明了广陵郡的独立地位。
注:郡国本位化问题,见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
换言之,陈登虽然是在曹操的支持下才出镇广陵,但他与曹操的关系,却并非上下级,而更类似合伙人。
曹操因为爱惜陈矫的才干,想留为己用。不料陈矫又说“本国倒悬”,给曹操吃了1个大大的闭门羹。
太祖奇(陈)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指广陵郡)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魏书陈矫传》
看陈矫“本国”、“外藩”1类的措辞,可知徐州南部的广陵郡,与徐州北部的琅琊等地(泰山诸将镇守)相似,均属于高度自治的独立地区。
臧霸为代表的泰山诸将,虽然在立场上亲近曹操,却始终游走观望,直到建安十年(205)袁谭覆灭,才“遣子入质”。陈登的情况也类似,可惜他“降年夙殒”,没能熬到那个时候。
太祖破袁谭于南皮,(臧)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魏书臧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