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紧密的联系。
按《魏书》记载,公孙瓒在迁为涿令之前,在辽东属国长史任上,便已经有了与边地胡人作战的记载。
(公孙瓒)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后汉书公孙瓒传》
此时的邹靖,与公孙瓒为同僚,还曾被公孙瓒救过性命。
(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邹)靖为所围,(公孙)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邹)靖之围。--《太平御览》
换言之,在公孙瓒出任涿令之前(178-184),他便与邹靖有旧,还对邹靖有恩。
因此中平元年(184)黄巾之乱时,涿县草民刘备,可以以白丁身份“从校尉邹靖讨贼”,引荐者何人,也就显而易见了。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蜀书先主传》
关于刘备“讨伐黄巾”之事,诸书记载有出入。
《先主传》与《华阳国志》称刘备在是凭借镇压黄巾的军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元年(184)。
中平元年,(刘备)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典略》则称刘备是凭借镇压张纯之功迁“安喜尉”,事在中平4年(187)。
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张)纯,过平原,子平荐(刘)备于从事……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典略》
通过时间比对,不难发现鱼豢为是,陈寿为非。
理由很简单,张纯是中山太守,刘备任职的“安喜县”隶属中山国,可知是在镇压张纯之后才得以上任。
(中平4年)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后汉书灵帝纪》
中山太守张纯,叛入丘力居众中,自号弥天安定王,为3郡乌丸元帅,寇略青、徐、幽、冀4州。--《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然而,刘备上任未久,便遭上官沙汰,怒鞭督邮之后,弃官亡命。
此事之根源,无需怀疑,与王芬之乱有极大关联!
《先主传》对此事件,有1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即“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
(刘备)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蜀书先主传》
何进募兵,事在中平6年(189)。
“张纯之乱”始自中平4年(187),结束于中平6年(189),可知刘备在安喜县尉任上的时间极短,最长不过两年,最短不过数月。
镇压张纯的主力,是幽州牧刘虞与骑都尉公孙瓒。换言之,提携刘备的贵人,还是自己的老同学。
中郎将孟益,率骑都尉公孙瓒,讨渔阳贼张纯。--《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6年)3月,幽州牧刘虞,购斩渔阳贼张纯。--《后汉书灵帝纪》
至于中平元年(184)刘备随邹靖讨伐黄巾,恐怕军功寥寥,因此未能获得1官半职。刘备真正出仕,还得等到3年之后。
此时近0点,时间已不敷用,暂且说到这里。
下1章云某继续说。
其后将会引出曹操。曹操与刘备的交情,可以追溯到天杀的刘宏时期。
下1章,若篇幅短,咱们再聊聊汉末魏晋的铠甲。
总之,还是那句话,咱们看到的3言两语,虽然代表了1位英雄的1生,但咱们可以借此深挖,将这位英雄的1生延伸开来。
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