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而言,便不算什么负担。
河畔青草茂密,割些回来便是。
于是乎,由老亭长领路,为兵卒们寻了1处空地扎营。
在张辽约束下,兵卒们不但秋毫无犯,还将自己埋锅煮熟的肉干麦饭盛出1些,分给眼巴巴看着直流口水的稚童。
这些半大小子们,美美地吃了1顿带熏肉干的麦饭,甚至有些懂事孝顺的孩子不舍得吃,将其带回家给自家长辈吃。
因此,1顿饭下来,兵卒们便与此地乡民关系融洽许多。
兵卒们睡了1顿安稳觉后,翌日1大早,便各自出门砍伐粗木,在乡民帮助下绑扎木排。
这些乡民居于中条山区,平日上山下山不易,是以经常沿水路往返。对于绑扎木排,他们经验非常丰富。
在张辽带头下,兵卒们索性将自己的干粮(亦即蒸熟晾干的麦粒及小米)、肉干取出1大半,分给这些乡民。
与性命相比,这些口粮又算什么?他们又不是舍命不舍财的汉灵帝刘宏!
就在张辽这支奇兵忙于绑扎木排之时,于禁、乐进2人,也抵达了壶关谷道西口。
由李典率领,押运辎重、粮草的部队,紧随2人身后。
当于禁还在义正辞严地痛斥守军时,人狠话不多的乐进,则默默备齐78把环首刀,并取来钩索试了试韧度,准备再次先登。
乐进虽未说话,但其人意思已表达得极为明确:
文则你且为某吸引守军注意,某先登杀敌,为我军趟出1条血路。
于是乎…
由于于禁成功吸引了守军注意力,当乐进1跃而上、登上关隘城头大杀4方时,后面的云梯已经搭上城墙。
于禁丢下长枪,双手挥着环首刀攀梯1跃而上,迅速与乐进汇合。
这对组合背靠背,紧咬牙关在城头浴血奋战。
当此恶战之时,于禁话也不多了。
2人1主攻,1主守,配合亲密无间,迅速将他们2人所在区域杀得死伤枕藉。
见两名主将如此英勇,他们所率兵卒登时士气大振。
于是,随着1架架云梯架起,便连押送辎重、粮草的李典,也1手持木楯、1手持环首刀冲上城头。
赵旻不但对这些曾与其人为敌的曹操旧将们不计前嫌,而且毫不猜忌他们,让曹操这些旧将们心中都憋了1股火。
他们只想为赵旻奋勇作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便连最受曹操信重的异姓武将之首,于禁也不例外。
于禁当初自鲍信处来投曹操时,尚且被曹操猜忌过,谁能想到赵旻竟能对他们这些人推心置腹呢?
于禁虽未说话,但其人在这援军不绝而至的当头,忍不住回想起,赵旻曾单独与他们5人(5子良将之4加李典)详谈之事。
那是开府前数日,赵旻借晚宴之名,单独邀请他们5人至北军军营赴宴。
晚宴地点在中军帐内。
帐外亲兵密布,守备森严,星光漫天。
众人落座后,赵旻当先发言。
“诸君,今日旻非主,诸君亦非臣,某等相聚于此,乃为倾诉心声而来。旻不妨直言相告:旻实则慕5位将军久矣!”
于禁和乐进对视1眼,2人眼中均闪过恍然。
张辽和徐晃2人则有些愕然。
年龄比赵旻小1岁的李典沉不住气,抱拳道:“主公,典声名不显,不知主公何以知典?”
【作者题外话】:前文提过,两汉普遍文盲,所以咱们群要去两汉,前途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从吏员开局。
哈哈,玩笑话。正因为文盲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在两汉,垄断了知识的士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阶层和统治阶层。
梁启超先生曾言,东汉是历朝历代道德底线最高的朝代。
云某以为…或许是因为东汉天秀太多了。咳咳,这当然是玩笑话
其实,东汉道德底线高的重要原因之1,是传承了经学的士族当家。
而且,东汉的士族,还远没有腐化堕落为两晋的门阀。
所以,本章咱们聊1聊门阀。
魏晋时代,是皇权的变异期。
自永嘉之乱(西历311),晋室衰微,司马睿在江左的割据政权,便逐渐沦为士族操纵的傀儡,即所谓“王与马,共天下”。
王,指的是琅琊王氏,也就是扶持琅琊王司马睿登基的王导和刘晔王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