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非那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大汉司空。
虽然曹操作《龟虽寿》时的年龄,比建安7年(202)病逝时的袁绍还年轻4岁。
我们再继续看张鲁投降后的后续发展。
因为张鲁出降的时间过晚(十1月),而曹军本就面临着粮草不足的问题(见《刘晔传》),因此“南徇3巴”的张郃,其工作重心并没有放在攻城略地上,而是迁徙百姓,在寒冬来临之前,掠夺益州的有生力量。
(曹操)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魏书刘晔传》
(张)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2郡,徙其民于汉中。--《魏书张郃传》
张郃同样面临“粮草不足”与“工作重心”的双重问题,因此在刘备奔回川地之后,张郃在前线仅仅坚持5十余日,便遭遇惨败,撤回汉中。
此败在张郃本传中轻描淡写、1笔略过;但在大败张郃的张飞传中,此战被详细说明…
张郃确实被张飞打得挺惨。
所以,读《3国志》,千万不要只读某人本传。
因为纪传体史书的1个惯例,是专美传主…
袁绍大概是唯1的例外。
刘备大难不死,惊魂未定,之后数年保境自守,收复失地,再也不敢有大动作。
直到建安2十4年(219)恢复元气,才兵发汉中,再掀大战。
当然,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休养完毕的同年(219),孙权的“土地诉求”也再度发作,袭杀关羽,夺占南郡。
讽刺的是,此次吴军先锋,与4年前相同,还是吕蒙。
如此,可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建安2十年(215)可谓风起云涌,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仅仅是局部的武装冲突,但幕后却波谲云诡,险些掀起灭国级别的大战。
曹操征伐张鲁的军事行动,在不经意间将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马,逼得握手言和,转而合力抗曹。
更为讽刺的是,曹操征伐汉中,其意本不在张鲁,而是希望借着平定汉中的威望,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站在上帝视角看,如果曹操能未卜先知,按兵不动,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甲便会自相残杀。
孙刘联盟,虽说各怀鬼胎,总归是为对抗曹操而设;
然而拯救孙刘联盟于水火之人,却恰恰是曹操这个孙权联盟的对头。
若曹操仍是2十年前的那个曹操,这1战,天下便可1统。
可惜,人总是会变的。
哈哈!
造化弄人?不不不!
按照王阳明心学理论,曹操私心作祟,结果反而害了自己,更误了天下黎民百姓!
其心不正焉!
或许可用孟子之言总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下午有事,因此云某提前上传,晚上喝完酒第1时间上传第2更,请诸君见谅。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