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百姓”这3个字都高攀不起…
再多说几句:
“高门、寒门”,“士族、庶族”,“大姓、单家”之间的对立,并非单纯以“财富”或“血统”为划分依据,而是以“现实的门第族望”,尤其以“是否有传家经学”为依据。
换言之,汉末的“贵贱”,是1种“财富兼文化”层面的区别。
仅有财而无文化,那就是曹操家。
财尚可但无文化,那是孙坚孙策父子家。
穷且无文化…好吧,难怪刘备要当刘帮主!
没毛病,曹孙刘3家都没有经学传家,虽然曹操本人及其人俩儿子都是文豪。
刘备和孙策文化水平确实都不高。
这里再说1说州牧、郡守与当地望族的政治生态。
首先强调1点!
汉末郡吏、已经形成世袭制。
“人才选拔池”被州、郡、县的地方豪强把持。
由于“3互法”的存在,所以郡县长官往往是外乡、外州人,而“郡吏”则由本地冠盖充任。
注意:“3互法”即本郡人不得任本郡郡守,本州人不得任本州州牧。
且此限制扩大到妻族。
即不得担任自己出身和妻族出身的地方州郡长官。
阅读汉末3国史料时,会发现州牧、郡守名为长官,却往往“位在备员”、“清谈长啸”;
地方上操弄实权的,却是州级的别驾、治中,及郡级功曹等地方豪强。
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2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后汉书卷6十7-党锢列传》
注意:即汝南太守宗资、南阳太守成瑨,每日无所事事,实权被把持在功曹等高级郡吏手中。
以至于歌谣将功曹称为“真太守”。
正因为此,新兴的诸侯,便绝对不能与地方士族豪强对立!
所以,对待豪强“只知打压”而“不知合作”,在汉末大环境下是无法久存的。
战乱之际,原本的郡望,即郡中望族失去了操纵选举的权力,不得不托庇于武人集团。
而新兴武人势力,因“知识垄断”的客观情况,又不得不利用这些郡望子弟们的才干技能。
在此背景下,便有了各式各样的博弈:
公孙瓒因大4屠郡望而众叛亲离;
刘备因镇压门阀而遭豪强刺杀。
袁绍宽仁,诸将争权;
刘璋暗弱,纲常陵替。
由此可知,彼时的“外来武装”,对待州郡豪强,既不能过于宽宥,又不能过于严苛。
这既是英雄的挑战,也是时代的大势。
汉末群雄,就如此在时代的洪流中,试探着、摸索着、1步1步向着前路挺进。
等等…
咱们还没说完对吧?
那好,继续。
只要有特权阶层,便绝对不可能杜绝腐败,此道理不但放之4海而皆准,而且自古至今皆然!
刘备给刘协送舞女很正常,刘备自己就是个俗人。
赵旻以为只有刘备能送得出如此俗礼?
他怕是忘了某人!
此前,咱们已探讨过华强…啊呸!刘帮主的黑色发家史,所以,等有机会,咱们再聊聊原刘帮主、后昭烈帝大耳朵豪迈的性格。
因罗大大所处元末明初环境的价值观问题,罗大大将刘备塑造为仁义无双的爱哭鬼,但我们已知,真实的刘备乃快意恩仇、豪气干云的帮主…
是不是极像乔帮主?
所以,等有机会,咱们详细聊1聊。
这下说完了吧?
好,下1章云某斟酌1下,想想咱们聊点儿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