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劫,颇读诸子。--《吴书甘宁传》
此处的“2十余年”涉及到翻译问题。
若将之理解为甘宁在巴郡地方作恶的时间长达2十余年,则与甘宁的年龄及履历不符。
兴平元年(西历194年)是甘宁人生的分水岭。
是年他反叛刘璋,战败后亡入荆州。
因此他“贼害”郡中,必然在此之前。
兴平元年,(刘焉)痈疽发背而卒。--《蜀书刘焉传》
(刘)焉死,子(刘)璋代为刺史……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英雄记》
按甘宁“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的行径来看,彼时其年龄下限不会低于十5岁,若如此,“2十余年”后的甘宁,年龄便会逼近4旬。此时他“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出仕后再历经“计掾”、“郡丞”的升迁考核,那么兴平元年(194)的甘宁,年龄至少在4旬以上。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吴书甘宁传》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韦曜《吴书》
这里存在1处矛盾记载,即建安十9年(214)甘宁从攻皖县,“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
是年(214)与兴平元年(194)相距2十年,若甘宁真的在巴郡之中“贼害”2十余年,那么他“手持练,身缘城”时的年龄便不会低于6十岁,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建安)十9年5月,(孙)权征皖城。--《吴书吴主传》
(甘宁)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吴书甘宁传》
学者卢弼对陈寿的记载亦持怀疑态度。他认为甘宁在郡中贼害至多“十余年”,怀疑“2”字为衍文,否则“史文为误”。
刘璋于兴平元年为益州刺史,甘宁击璋,走荆州依刘表,在建安初年,中间安得有2十余年?疑衍“2”字,否则史文为误。--《3国志集解》
其实卢弼的观点提供了另1种思路,即“史文为误”。
以云某愚见,或者“2”字为衍文,或者“年”字为衍文。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甘宁在郡中“贼害”,前后“至2十余”。
即甘宁的游侠生涯,在他2十余岁时便已结束,之后读书仕宦,出仕州郡。
若此设想成立,便可完美契合甘宁的年龄与履历。
换言之,他在皖城之战、合肥之战时不过4十余岁,正值盛年,“为吏士先”、“出斫敌营”的行为也便合乎情理。
1家之言,仅博诸君1粲耳。
本章便说到这里,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