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侯。
也就是说,刘协若再作死,赵旻完全可以将刘协废掉,改立其他姓刘的。
反正这时的藩王极多,备胎随便选着玩。
但话说回来,赵旻不会如此做便是。
赵旻真正想立的,是他那姓刘的亲儿子。
汉桓帝刘志死后,立刘宏的主谋,是窦太后和大将军窦武。
结果刘宏甫上位便发动了第2次党锢之祸…
造化弄人啊!
命运,给窦武、陈蕃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众所周知,窦武是坚定的反宦派!
而间接害死窦武、陈蕃之人,还就是刘宏。
以汉代的冶金工艺、基础技术,别说蒸汽机,连锅炉都造不出来!
锅炉密封,需要的铜制标准件太多了!
3轮式3铧犁、手摇式起重机,确实是建设兵团在5十年代自力更生的背景下发明出来的。
咱们华夏神州,了不起!
当然了,苟哥也是真的狗。
在赵旻既有重利相诱、又有新式农具推动的情况下,新政还叫事儿?
历史上,曹操啥都没有,屯田税制还贼高,不也1样取消了丁税?
这时代,毕竟是军阀当政、人口锐减的乱世。
除了苟哥,还有谁能这么玩科技?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咱们讲了孙十万对曹操的态度,咱们继续来看孙十万对孝子丕的态度。
孙权对孝子丕的态度是,向曹丕“遣使奉献”。
魏黄初2年(西历221年),孙权向曹丕称藩纳贡。
自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吴书吴主传》
孙权如此做的目的,与之前大相径庭。
其人大抵是为了获得魏室支援,抵御刘备。
实际在斩杀关羽之后(219),孙权便已经做好迎战刘备的准备。为此他甚至告诫将领,必须增加个人武备,注意出行安全。
(孙权)下令诸将曰:“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吴书吴主传》
孙权认为“处身疆畔,豺狼交接”,如果“不从人兵”,便有死于非命的可能。
按照翌年(220)曹丕戏称孟达为“刘备刺客”的记载看,彼时的刘备无疑已经派出了大量细作,准备向东吴的将领动手。
(曹丕)执(孟)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魏略》
道理其实很简单。
既然蜀汉大将张飞能被帐下叛将所杀,那东吴将领自然也可能死于敌国刺客之手。
因此为了应对刘备的兵锋,孙权不仅注意内部防范,更着力于结交外援。
孙权向曹丕称臣,无疑是为了获得魏廷的军事援助,至少可以避免东吴两线受敌。
从历史背景看,刘备东征(221)发生于曹丕篡汉翌年;
曹丕当时急于封赏功臣,稳定人心,消化其父的政治遗产,缺乏对外动武的条件。
田余庆先生在《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1文中,认为曹丕即位之初,人心思变,青、徐地区的割据集团表现出了不受控制的倾向。
为此曹丕被迫假道伐虢,通过发动广陵之役才削夺了臧霸等人的兵权。
(文)帝疑(臧)霸军前擅去,今意壮乃尔。遂东巡,因霸来朝而夺其兵。--《魏略》
在此背景下,孙权的称臣之举,即使不能获得曹魏的援助,至少亦可减少曹丕南下的可能。
按照“称藩”的描述来看,这比之前的“请降”无疑更进1步。
因为它意味着东吴在法理上正式成为曹魏的1部分。
自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吴书吴主传》
按照曹丕册封孙权的表文来看,孙权获得了“大将军”、“荆州牧”、“都督交州”等诸多头衔,甚至获得了“加9锡”的殊荣。
这说明曹丕对孙权的“款诚之心”1度深信不疑。
从双方的书信往来中,还能看出孙权曾经许诺遣送太子孙登入魏为质子。
朕(指曹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若君(指孙权)必效忠节,以解疑议,(孙)登身朝到,夕召兵还。--《吴书吴主传》
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