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都是勋戚子弟,父辈均受过曹氏擢拔;
同时2人又都是曹氏姻亲,对魏室有较深的情感。
李丰是卫尉李义之子,李丰之子李韬又是曹叡女婿;
张缉是凉州刺史张既之子,张缉的女儿又是魏帝曹芳的皇后。
(李)丰自以身处机密,息(李)韬又以列侯给事中,尚齐长公主,有内外之重。--王沈《魏书》
(张)缉以中书郎稍迁东莞太守。嘉平中,女为(曹芳)皇后,征拜光禄大夫,位特进。--《魏书张既传-附传》
李、张2人,既累世受恩,又同皇族有椒房之亲。
彼时魏室有难,于情于理,他们都有充分动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量,此2君皆为忠臣义士。
反倒是夏侯玄,虽然也与曹氏存在血缘关系(其母是曹真姊妹),但表兄曹爽死后夏侯玄主动放弃抵抗,配合司马懿的征召,表现出了1定程度的顺服色彩。
父(夏侯)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德阳乡主。--《晋书后妃传》
夏侯玄回到洛阳之后,既不交结臣僚,也不蓄养姬妾;
其人阖门自守,与世无争,安分程度与昔日贾诩相似。
(夏侯)玄自从西还,不交人事,不蓄华妍。--《魏略》
(贾诩)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魏书贾诩传》
在此背景下,夏侯玄毫无作案动机。
他对司马氏专柄不满是真,但他放弃抵抗也是真。
从现存史料来看,夏侯玄返回洛阳之后,已经意识到司马家族容不下自己,因此竭力自保。
夏侯玄在洛阳遭到软禁期间(249-254),从未公开发过牢骚,只是“怏怏不得意”。
玄素贵,以(曹)爽故废黜,居常怏怏不得意……玄既为海内重人,加以当大任,年时方壮而永见废。--王沈《魏书》
在夏侯玄受诬下狱,廷尉钟毓奉司马师之命连夜杜撰供词,以便“与事相符”时,夏侯玄也只是“颔之而已”,未加辩驳。
(钟)毓以其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谋反)事相符,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魏晋世语》
直到“临斩东市”时,他依然“颜色不变”,显露出看淡生死的气度,维持了名士风骨。
可见夏侯玄被诱骗回洛阳之后,便已经放弃幻想,且预料到了自己的下场。
那么问题又来了:
司马师为何非要杀昔年挚友夏侯玄不可呢?
这个问题,咱们下1章再聊。
夏侯玄之死,1把揭开了汉末3国魏晋长达百年历史的遮羞布,将这段历史中的黑暗面、血腥面,彻底暴露无遗。
他的死,是无数仁人志士、忠臣孝子之死的缩影。
当然,也反衬出司马家,乃至曹家的残暴和冷血。
唉!
云某在读曹爽和夏侯玄这对表兄弟的传记中,恨不得仰天悲啸!
意难平啊意难平!!!!!!!!!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