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也。”
寒门、庶族和单家,在这时代指的是地主中的中下层…当然,也还是地主。
这就好比:乞丐中的王者…他还是乞丐。
在9品制中,这是对下3品的代称。
众所周知,9品官人法针对的群体惟有士族。
曹操家资钜万,曹嵩还是3公,然而…曹操只能被称为寒门。
汉末魏晋语境下,寒门、庶族、单家,本质上也确确实实都属于士族。
兖州因兴平年间吕布、陈宫作乱之故,户口同样锐减。
但经过去年赵旻治理、提前撤销丁税之后,岁末统计丁口时,兖州户数已有近6十万户。
按照平均1户5口这个普适定律来算,拥有近3百万丁口的兖州,已俨然成为不亚于豫州、荆州的人口大州。
尽管其中婴童的比例1定相对较高。
因为撤征丁税、不服徭役之故,是以兖州的这个户口统计数量,相对精准。
综上,荀彧的意思不言而喻:由朝廷补贴、发放教材,而且今年、明年这两年,学费暂免…
如今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暂时不好制定3学的学费。
如今兖州全州施行新政尚不足1年,天知道究竟能有多少适龄学生愿入学。
要知道即便是束发少年,在农户中也算是壮劳力。
在如今衣食尚且堪忧的大背景之下,有多少农户愿闲置1个壮劳力出来,不但吃白食,还要跑去县城、郡治读书?
在这1千8百多年前的落后农耕时代,舍得做如此投入的农户,能有多少?
这终究不是1千3百多年后、生产力已大幅提升的明清。
即便是明清,穷苦人家能供起读书人的,比例又有多少?
所以赵旻对此1点儿也不乐观。
赵旻的目的,只是将教育普及到全部地主阶级,消除地主阶级内部那犹如天堑1般的阶级壁垒、使上古时代直接跃迁至近古时代而已。
普及教育到普通农户?
连近现代民国都做不到的事儿,赵旻凭什么做到?
步子迈太大,小心裆底下!
要知道,在伟大祖国建立之初,文盲率都高达8成!
老百姓们衣食堪忧之时,谁会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
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只是个天大的笑话而已。
若没有胤禛,大清早就完犊子了!
荀彧确实有些盲目乐观。
他只看到了教育成本大幅降低、屯田使黎庶手有余粮,却未曾考虑到,这时代黎庶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差!
勉强温饱与家有资财之间,就好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以伟大祖国的富强国力、人民们艰苦奋斗的不懈努力、大能高士肝脑涂地的殚精竭虑,完成这2者间的跃迁,尚且花费了7十年。
饶是如此,也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是,赵旻不得不出言提醒盲目乐观的荀彧:
咱们能从全民文盲,进步到9成文盲,这个变化已相当了不起!
荀彧终究不是穿越者,他不清楚即便在1千7百年后的民国时期,普及教育也依然是1件难比登天的大事。
赵旻的目标则要理性许多:北宋那种9成文盲的水平,便是理想状态。
虽然北宋弱归弱,但实际上已是封建时代的巅峰。
其实,只要跨越那门阀当道的扯犊子时代,赵旻便心满意足。
王莽头骨被刘协弄丢了不要紧,赵旻若瞎折腾,他的头骨还可以完美替代。
荀彧闻言,明显有些不甘心。
他还以为,这只是赵旻定的1个小目标…
“阿旻,仅此而已?”
赵旻虽然极为无语,但仍坚定地颔首。
“大人,若真能如此,旻便是即刻身死,亦心满意足!”
赵旻的回答斩钉截铁:老子这是终极目标!不是“小目标”!
荀彧颔首:“暂且如此。此事究竟如何,在兖州试过便知。”
赵旻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耐心道:“大人,教材不可多印,便是6万套亦恐有剩余。”
【作者题外话】:伏惟乞请诸君见谅,因为这1章太水了!
但云某对此也很无奈。
仅仅9品官人法,若云某想简要介绍前因后果、9品选择标准、针对的人群,都要写至少1万多字…
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