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背后,暗藏的情由始末。
曹公焚书,实不得已耳。
因其人势微力弱时,不敢放纵恣睢,待强弱易势后,则大举反攻倒算。
昔日,尉缭子有言:
“秦王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尉缭是秦始皇时的帅才,据说《尉缭子》便为其人所著。
先秦之时,男子称氏不称姓,尉缭是大梁尉氏县人,其人以地名为氏,故名尉缭。
嬴政实则是嬴姓赵氏,所以其人应名为赵政。
实则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国君都以赵氏相称…
这么说起来,赵旻和嬴政或许还有1点点血缘关系。
言归正传。
赵政为人,忌刻寡恩、野心勃勃。
其人身处逆境时,能够虚怀若谷、折节下士;1旦得志,便张牙舞爪、凶形毕露。
赵政如此,曹操亦如是。
魏武是个百年难遇的英主。
其雄才大略,堪称1世雄桀。
当世惟有刘帮主可与其人比肩,当然,刘帮主能力不如曹老板。
曹老板扫平塞北、经略中原、南下江汉、凿通西陲。
其人为汉末丧乱之后的再度统1,打下了坚实基础。
曹老板也是个千年罕见的魔王。
其人屠城暴行,即使同时代史家也难以讳言。
徐州屠琅琊、民无谯类,河水断流。
陇西屠枹罕、宋建3十年经营化作尘泥。散关屠氐王窦茂万余,白骨盈野;
河朔屠袁绍降卒7万,厉鬼横行。
曹魏内部,甚至形成以滥屠为能,虚报成癖的丑陋传统。
破贼文书,旧以1为十,及(国)渊上首级,如其实数。--《魏书十1》
魏武滥杀如此,又岂有半分公德义理之心?
曹操基业以权谋霸术而成,既行霸道,与之相伴者,必是累累白骨、滚滚头颅。
曹操非善类,却焚书以安众心。这与其真实面貌严重相悖。
如此行事,恰恰源自“居约易出人下”。
兵弱敌强时,曹操往往表现出谦虚豁达的1面;
兖州之乱(194)时,曹操坚信魏种不会弃他而去…
不料魏种却投降吕布,抽肿了曹公的脸。
曹公大怒:
“魏种你跑吧,跑吧,除非你跑到天涯海角(北投匈奴、南投百越)!否则老子逮到你后1定neng死你!”
初,(曹)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
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武帝纪》
结果呢?
(曹公)既下射犬,生禽(魏)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武帝纪》
啧啧啧,真香!
魏种必死之人,曹操却食言而肥,不仅不处置这个叛将,还任用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黄河以北之事。
注意:河内,拱卫京都洛阳的“3河”之1,属司隶校尉部。
建安4年曹操破眭固,进屯河内、上党。
3河:即河东、河内、河南3郡。
魏种自兖州之乱(194)叛变,至河内被擒(199)已逾5年。
曹操释而不杀,却委以重任,为何?
因为此时(199)恰好是官渡之战(200)前夕。
曹操不敢激怒世家大族和地方强宗,担心他们叛应袁绍。
所以魏种这个反骨仔,虽然恶臭,也只好捏着鼻子继续重用,以收买人心。
与魏种类似者,还有东平大姓毕谌,青徐豪霸徐翕、毛晖等。
此类叛将,或为地方强宗(毕谌),或有外家撑腰(臧霸),曹操皆不敢杀。不仅不杀,还要继续重用。
(毕谌)亡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
(曹)公曰:“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武帝纪》
毕谌为东平国(兖州)强宗,故叛降吕布之事,竟1笔带过;没受任何处分,还做了鲁国国相。
兖州乱,(徐)翕、(毛)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臧)霸。
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2人首。霸不从命。太祖叹息,乃皆以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