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伐蜀同年(263),司马昭便接受了魏朝赐予的“晋公”,翌年(264)又升格为“晋王”,正式开启篡代行动。
钟会反于蜀,为众所讨;邓艾亦见杀……己卯,进晋公(指司马昭)爵为王,封十郡,并前2十。--《魏书陈留王纪》
不料灭蜀翌年(264),钟会与姜维便在成都发动叛乱…
可想而知,这几乎破坏了司马氏的篡魏进程,司马昭也在平叛翌年(265)死去。
当然了,在云某看来,这又是历史1大憾事也!
蜀汉遗老,因此被称作“好乱乐祸”之徒,被集体迁徙到河东、河南地区,成为了地位卑下的政治囚徒。
张载,字孟阳,安平人也。父收,蜀郡太守。(张)载以蜀人恃险好乱,因著铭以作诫。--《晋书张载传》
按蜀人文立的上疏,可知最晚在西晋泰始5年(269),蜀汉绝大部分官僚便已沦为“厮剧”,即重体力苦工。
此时距离蜀汉灭亡,不过6年时间。
(泰始)5年,散骑常侍文立,表复假故蜀大臣名勋后5百家不预厮剧,皆依故官号为降。--《华阳国志大同志》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关、张、马、黄、赵等早期人物的记载相对详实;
但参与北伐的高翔、句扶、吴1(吴懿,避司马懿讳)、吴班、阎晏、袁綝、上官雝(yong)等人,却记载寥寥、甚至完全失考。
彼时的诸多“事迹失考者”中,也包括了陈寿的父亲。
陈父曾出任马谡参军,最终却连名字都散佚了。
(陈)寿父为马谡参军,(马)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晋书陈寿传》
诸君看到了吧?
寿父……………
对西晋而言,蜀汉的北伐者,实际是魏晋两朝的共同敌人。
因此确实不宜加以过分渲染,索性略过不表。
“国不置史”的谎言,也就这样被杜撰出来。
史料1把火烧了…
不,老子没烧!
是蜀汉从来没有史官!
再来看陈寿的个人品德:
陈寿的私德,颇受讥议。
他修史时,偶尔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寿喜好“搬弄是非”或“颠倒黑白”,而是说陈寿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物,往往记载得十分疏阔甚至干脆略过不提。
所以,蜀书先主传皆为溢美之词,便也不难理解…
陈寿是刘帮主的头号铁粉儿。
《晋书陈寿传》曾记载陈寿向丁仪后人索贿,在遭到拒绝后,不替丁仪立传的故事。
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晋书陈寿传》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学者存在争议。
关于此事真伪,咱们下1章再详叙。
剧透1嘴:
香妹子要开无双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