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结果,可能出自相同的原因。
周群、张裕、杜琼3人,皆录于《蜀书十2》。该卷是“学士传”,收录了“仕宦益州”的学者、儒宗。
而周、张、杜3人,皆为益州土著:周群巴西人,张裕、杜琼蜀郡人。
此3子除了谙熟经学,对星辰天文也颇为精通。
周群:
群家富,多蓄奴仆。
每夜令家奴登高观星,见异相即禀家主,群自登楼往视。
於庭中作小楼,家富多奴,常令奴更直於楼上视天灾,才见1气,即白群,群自上楼观之,不避晨夜。--《蜀书十2周群传》
蜀地流俗豪奢,婚丧嫁娶乃至倾家破产。
诸葛亮对此极端憎恶,曾大骂蜀人“威刑不肃、纲常陵替”。
因此董和、董允1类的清廉人物,便尤其受到亮的喜爱。
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董)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僣,为之轨制。--《蜀书9董和传》
先主,也就是刘帮主1征汉中时,周群以天象阻挠,称“当得其地而失其民”,又称“若出偏军必不利”。
虽然第1次汉中之战的战果确实如其所料,吴兰、雷铜偏师覆没…
但话说回来,主君出师、而阻以天象,可见此君“不达时务”。
其实“不达时务”未必是真。
因为周群在世时,屡次宣称:
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
以至“乡党传颂,影响恶劣”。
由此可知,周群“心向曹魏,事主不诚”倒是实锤。
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
舒曰:“当涂高者,魏也。”
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蜀书十2周群传》
在此简单解释1下“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的含义。
代汉者当涂高。
涂即途,即“取代汉朝的,是大道当中的高大之物”。
当涂高者魏,魏即巍,巍即高。
周群1方面在巴西阆中宣传“曹魏定天下”,另1方面又“谏阻先主征汉中”。
呵呵,其用心1目了然。
张裕:
张裕亦精通天文,且才术过于周群。
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周群谏阻刘备征汉中时,张裕亦称“不可发兵、军必败”。
其人私下又说:
“岁在庚子,天下易代。9年之后,刘备丧命”云云。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9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备闻讯,诛裕。
诸葛亮屡请不得免,裕遂死。
经云某鉴定,这是个2百5。
张裕在川中地位极高,是刘璋时代的“后部司马”。
前后左右4部司马,秩阶2千石,同于郡守。
裕骄狂,涪城相会时(211),为刘璋从事;
其人又在坐中公开讥笑“刘备无须”,备惭恨。
备杀裕的理由非常值得玩味,即“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刘备用“芳兰”形容张裕,可知其知晓并认可张裕才干;
但“生门”者,生于门也,挡路之物也,故不得不锄(除)。
如果说讥笑刘备无须是私怨,那利用占星术公开宣称蜀汉国祚不永,则是公事。
张裕之死,咎由自取。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3国志》作者陈寿,写到张裕之死时,竟然说“魏氏之立,刘备之死,皆如张裕预言,1字不差”。
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蜀书十2周群传-附传》
陈寿是巴西豪族,陈范阎赵是巴地4姓(赵韪便是巴西人)。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华阳国志》
号出士人,大姓有陈、范、阎、赵。--《华阳国志巴志》
陈寿入晋后,还曾还本郡做过中正(即“9品官人法下”的人才举荐官)。
可知,陈寿对同为“益州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