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训1番这不够乖巧可人的小老婆…
苟哥淡淡1笑。
“亲军校尉,你且看我如何得手!”
【作者题外话】:休屠王帐的东北方向,便是姑臧城。
那左大都尉应是以为“卫将军”来攻。
休屠王认为绝无可能,是以扬手制止了左大都尉。
此时的休屠各人,还不是2十年后的匈奴5大部之1,所以,实际上的匈奴单于,也就是左贤王,其人麾下左大将比休屠王高级。
苟哥和庶哥果然心有灵犀1点通。
这个词是正经的!
2人配合极为默契。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我们来看看,“建安5年,关中始开”之事。
建安5年(200)关中路复通。返乡的人户,极大增强了诸将实力,打破了微妙的平衡。
汉末丧乱,人畜流离是共识。
正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而关中遭到的破坏则尤其严重。
董卓西迁长安(190),已然灾祸丛生,而允、布杀卓(192),李、郭杀允之后,3辅地区彻底乱套。
李傕郭汜统治时期(192-195),关中“人相残食,斗米数十金”的记载层出不穷。
甚至从法正、孟达、王忠等3辅流亡人士的记录中,能清晰看到彼时“啖食人肉”已经成为1种普遍现象。
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蜀书7法正传》
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3辅乱,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魏略》
注意:“武关”位于弘农郡南部,可由关中入南阳。
前文刚刚提及,去汉中、巴蜀需出大散关,这是法正孟达2人的出关路线。
若入洛阳,则需出函谷关。
建安4年之前,潼关尚未修好,所以潼关的老子函谷关尚在使用中。
《魏书十8阎温传》末尾,引注了《魏略勇侠篇》。
其中京兆郡鲍出的故事,清晰反映了3辅地区的惨状:
成群的“食人狂魔”;百十人结队而行,以绳索贯人手掌,牵去烹杀。读之颤栗。
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魏略鲍出传》
此时前文已多次提及,不再赘述。
总之,“关中始开”是1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司隶(主要是洛阳和河南尹)、3辅地区、汉中的十余万侨民回迁关中,极大地改变了各地的人口构成。
准确说,刘表、张鲁治下的人户无疑遭到削弱,而关中诸将麾下的人户,则得到大量补充。
彼时随钟繇出镇关中的卫觊,便写信给荀彧,忧心忡忡地说:
“客居荆州的十余万关中人,逐渐回迁,被“诸将”引为部曲。”
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馀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魏书2十1卫觊传》
所谓“诸将”,非指曹氏部曲,而特指韩、马、杨等“关中诸将”。
时4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魏书2十1卫觊传》
关中诸将新获人口,势力膨胀。
其众骄矜既生,叛乱便不可避免。
因此,钟繇、卫觊等人便要想法应对。
卫觊的办法是“盐铁专营”,借以交换耕具、耕牛,吸引回迁的关中侨人去“曹氏租界”进行耕作,以此同关中诸将争夺人口。
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巿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魏书2十1卫觊传》
钟繇的办法相对简单粗暴,将关中的人户尽数迁往洛阳,充实关东;
同时“招纳亡叛”。
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魏书十3钟繇传》
考虑到彼时曹氏与关中诸将的和睦关系,所谓的“亡叛”,大约不是挖韩、马墙角,而是截留南阳至关中的回迁百姓,使居洛阳。
借此避免进1步增强关中诸将的势力。
本书中,苟哥的对策简单粗暴。
你们8贼将不是想收流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