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达到了…
赵旻1念及此,忍不住抓起1把金灿灿的稻种,笑着转身看向众人。
“诸君可知,9江郡水稻亩产几何?”
1众北方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在成都生活多年、祖籍又均在荆州的董和、费观2人对视1眼后,同时笑着作揖。
“主公,今年风调雨顺,愚以为,稻亩均产或可达9斛也。”
赵旻笑而不语。
他这意思是:老子就笑笑不说话。
于是董和、费观2人笑不出来了。
费祎躬身作揖。
“主公,莫非已达十3斛?”
苟哥霍然发觉,尽管自己在这些土著面前,将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但这些土著的想象力还是极为有限。
水稻亩产十3斛?
不到4百市斤?
那属于严重歉收好不好!
袁老先生已经挑战成功亩产3千斤好不好…好吧,袁老先生那产量,老子确实做不到。
苟哥正腹诽之时,董允作揖开口。
“主公,愚以为,稻亩产或可达粟之十8斛也。”
董和叹了口气。
“休昭,你亦曾随老夫躬耕于成都,又焉能不知,水稻相比禾,要娇贵十倍不止?若农人对稻照顾不力,减产乃寻常事耳!”
董和因对成都那种奢靡、攀比之风痛心疾首,所以其人不但生活极为俭朴,且经常亲自下农田务农。
在农耕社会,董和这种举动非但不会如经商般社死,反而会让士人们交口称赞。
农耕社会的士、农、工、商4民中,农的地位仅次于士,所以后来才会有“1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种千古名对。
所谓“良家子”,指的也是家中1心务农而不经商、做百工的家庭。
总之,董和非常了解农事。
见力挺自己的董允被其人老爹教训,苟哥不乐意了。
其人当即取出梁习的信亮出来。
“幼宰先生有所不知,9江水稻亩均产,确已达十8斛。”
十8斛,便是后世5百市斤…
尽管放在后世,这也依然属于歉收,但在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这些土著绝无可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
所以,被苟哥打脸的董和满脸难以置信、且呆立当场。
这时代的土著们,又哪里知道稻田立体种植这种高端方法?
而且,他们更不清楚,腐植酸肥对需氧生物的细胞生成、储存3磷酸腺苷,有多么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苟哥认为,亩产十8斛只是起步。
这距苟哥的小目标还远着呢。
然而,让苟哥始料未及的是…
董和反应过来之后,居然潸然泪下。
其人忍不住向苟哥深深1揖,显然其人此刻已经真情流露。
“主公,益州之土,比之9江犹丰饶3分,老夫不求其他,若益州亦可达十8斛之亩产,则益州之黎庶将衣食无忧矣!”
苟哥暗暗腹诽:
你想多了!即便亩产十8斛,路上也依然会有冻死骨!何况提高亩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子要做的事儿,还多得很呐!
苟哥心中作是念,口中却道。
“幼宰先生胸怀万民,旻深佩之。先生以为,若益州水稻可1年两熟,则黎庶是否将确实衣食无忧?”
在被打脸多次之后,董和、费观2人终于学乖了。
前者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主公,水稻当真可1年两熟?”
【作者题外话】:水稻1年两熟,那是北宋初期宋真宗赵恒时的事儿。
毫无疑问,正是占城稻、晚稻2者搭配两熟。
1斛275市斤,十8斛5百多斤…在后世确实属于严重歉收。
而且,汉末3国的问题,也的确不是提高亩产便可解决的。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吾)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指孙权)迎(曹)操,欲安所归?”
这句话的信息是海量的,对孙权的打击是巨大的。
这便涉及到贯穿汉末3国魏晋的最主要矛盾。
首先说“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这里说的其实是“乡论”,即察举制度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