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作者题外话】:不言而喻,良心坏透的苟哥,巴不得绍叔赶紧死…
再次强调:绍叔与曹老板不同,4世3公的绍叔,并无称帝之心。
所以绍叔不能指定继承人。
咱们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刺史与州牧的设置问题,以蜀汉政权最具分析价值。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便不设州牧;
且诸葛亮在世时,州牧也唯有其1人而已,其余诸人,只能退求其次。
即使尊贵如李严,也只敢“求为巴州刺史”。
相比之下,魏、吴两国既设刺史,又设州牧。
究其根源,大概是魏吴领土广袤,没有蜀汉偏居1隅的弊端。
虽然“交分天下”之后,蜀汉的名义土地大大增加,但实际辖区却仅有益州1州,因此在地方长官的任免问题上,确实需要花费心思。
州牧有“镇安方夏”的名分优势,对于地狭民贫的蜀汉而言,不免显得权势过重。
刘备、诸葛亮功德巍巍,自然可以出任州牧,但诸葛亮死后,“诸将才不及之”,便不宜继续设置州牧1职。
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亦见谥。--《蜀书赵云传》
诸葛亮将自征之,(王)连谏……(诸葛)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蜀书王连传》
刘禅虽然对军政事务兴趣有限,但也懂得维护权力的道理。
州牧威重,难以驾驭,刺史威轻,更好控制。从执行层面看,刘禅无疑沿用并拓展了诸葛亮时代的旧制。
概而论之,无论是灵帝的“废史立牧”,还是蜀汉的“废牧复史”,其实均是对时代潮流的顺应之举。
1家之言,难登大雅之堂,只为使诸君思想变得深刻1些、不要人云亦云罢了。
虽然囿于政治环境、立场,史书记载难免与实情不符,但无论如何,真相,绝无可能被冰封雪藏。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便可看出其只鳞片爪
咱们聊1聊袁绍…
没错,绍叔如今就是苟哥1统路上的大boss…
《3国志》及裴注,均提到袁绍有称帝野心,累言非1。
乍看之下是“铁案坐实”,但仔细探究,皆可商榷。
袁绍的“僭越之心”至少有4条明线为佐证。
其1是冀州主簿耿苞上书劝进。
其2是济阴太守袁叙(绍从弟)上书劝进。
其3是袁绍以为表字“本初”与东汉“初平”年号相合,心中窃喜。
其4是袁术兵败,欲归帝号于绍,绍许之。
除上述4条明线,另有两条暗线。
其1是沮授“平河北策”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2是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而出走。
个人倾向:以上诸案例,大抵是曹魏视角下的抹黑之语。
袁绍在《3国志》中的篇幅比《后汉书》中少了1半。
其镇抚乌丸、扫荡黑山等功绩被1笔抹杀。
倒是“刚愎自用、骄矜傲慢”等缺点被无限放大。
在“魏承汉祚、晋承魏祚”的统绪伦理中,是不允许“官修史”说袁绍好话的。
因此,成书于南朝刘宋的《后汉书》对袁绍的评价,明显比受到掣肘的《3国志》更为允当。
退1步说,人的心境、志向亦是随立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很难想象袁绍在雄踞河朔、扫荡4州之后,依然能恪守臣礼,未曾有非分之想。
但无论如何,袁绍终其1生,虽然偶有“僭越之举”(天下皆如是),却未表现出“称帝之心”。
史书中的“4条明线”辩诬:
这里主要谈谈官修史(及引注)中、作为袁绍“恶迹”佐证的4条材料。
这4条材料无疑经过精心筛选、有“混淆是非”的作用。
其手法相似,均是半真半假。真者是“劝进者”确实存在,假者则是“袁绍面对劝进的反应”。
(1)袁叙劝进
袁叙是绍从弟,即袁逢子。
考虑到袁叙未有出继记载,可知其大约与袁术(亦袁逢子)相似,亦是嫡出。
注意:术、叙2人同父。
袁术奢淫放4,无外乎仰仗嫡出身份。
很难想象在汉末“嫡庶之别、士庶之别”日趋明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