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张羡,还利用刘备策动了数次北伐战争,可谓志存高远。
但史家对刘表的评价却相当糟糕。
王沈骂其为“自守之贼”;范晔则干脆称刘表“蜗居江汉,却梦想君临天下”,可谓无情。
(曹)公云:“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王沈《魏书》
刘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运。--《后汉书刘表传》
刘表“保境自守”的原因有2:
其1是刘表个人的谨慎与狡诈。即其本人确实有“鼠首两端”的观望特性。
其2是荆州士族对北伐的抵触。土著豪强更倾向归顺曹魏,从而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除刘备等少数将领,大多数荆州豪强对北伐均不热衷。
1刘表的谨慎与狡黠
刘表出身兖州山阳,本是汉室疏宗。其出镇荆州,是因为袁术盘踞南阳(荆州北大门),孙坚又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导致江汉倾覆。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
换言之,刘表割据荆州,实际是东汉朝廷“死马权当活马医”的错进错出。
因此其上任之始,亦不免坎坷。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战略》
正是因为“单马入宜城”的窘迫,刘表的统治,展现出极强的投机色彩。如果没被逼到绝境,通常不会主动出击,而是迁延观望,以待时变。
换言之,危亡之际,刘表可以“意气奋发、多谋善断”;但太平时节,刘表便“鼠首两端、乍前乍却”。与袁绍非常相似。
关于刘表的“谨慎狡诈”,略举数例。
(1)封丘之战与官渡之战
因为袁术、孙坚曾经“阻兵鲁阳”,又试图攻打襄阳。因此刘表极端仇恨袁术集团,遂与袁绍联合。
封丘之战(193),刘表配合绍军断术粮道,打得袁术“迸走流离、几至灭亡”。
4年春,(曹公)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魏书刘表传》
但在袁术逃离中原、亡走扬州(193)之后,刘表对盟友袁绍,也便逐渐冷淡。官渡之战时(200)居然安坐江汉,兴致盎然地观看袁曹血斗。
虽然彼时因为刚刚平定张羡之乱(198-200),荆州方面可能存在厌战情绪。但官渡之战前后打了1年有余(199-200),刘表却始终蜗居不出,且以此为能。
刘表还美滋滋地对治中从事(高级州吏)邓羲讲:我1方面尊奉汉室(曹操),1方面不背盟主(袁绍),这是天下的大义啊!
(刘)表达(邓)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大义也。”--《汉晋春秋》
刘表此举,可以说是丧心病狂式的偏安了。
(2)作书解斗
建安7年(202)袁绍死,诸子相残,日夜不休。
袁谭、袁尚兄弟鏖战正酣(202-205),袁尚竟舍老巢邺县于不顾,跑去平原郡跟袁谭厮杀,前后长达5个月。直到曹操决堤灌城,袁尚才惊慌失措地回援,兄弟携2到这个地步。
在此期间,刘表曾在刘备的鼓动下,发动了1次北伐战争(202),打到了叶县与博望(南阳北侧)。但刘备偏师众寡,很快撤退。
(刘表)使(备)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1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蜀书先主传》
高干之乱时(205),刘表曾声援张白骑(张晟),最终却也不了了之。
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魏书杜畿传》
除上述两次小规模军事行动,在曹操与血战河北的5年间(202-207),刘表始终安坐荆州。不仅不肯支援袁家诸子,反而分别给袁谭、袁尚写信,劝2人罢兵。书信载于《魏氏春秋》,辞采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刘表在书信中丝毫不提“北上援助”,反而如儒士1般讲述忠孝节义,隐然展现出年轻时的“8顾”风采。
(表)姿貌温伟,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8顾”。--《后汉书刘表传》
最可笑者,是刘表在信的末尾,居然声称“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