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甚至把“平望观”改为“听讼观”。可见他对司法之事,确实有特别的爱好。
冬十月,改平望观曰听讼观。(明)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魏书明帝纪》
从术业专攻上看,隐蕃与曹叡的学术背景高度契合。
从年龄上看,隐蕃入吴时年仅2十2岁,与当时的曹叡年龄相似,我们有理由猜测:
隐蕃极可能是明帝在潜邸时的旧人。
(隐蕃)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2十2,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吴书胡综传》
曹叡对于间谍工作,尤其上心。不仅有隐蕃这类“生间”,还有韩龙这类“死间”。
注意:《孙子兵法》将间谍分为5类,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战国名人苏秦就是死间。
青龙3年(235),魏室苦于鲜卑侵扰,遂派遣间谍韩龙刺杀了鲜卑大人轲比能。
“雄踞塞北,制御群狄”的1代枭雄,就这么稀里糊涂死在了刺客剑下。
3国时期,确实谍影重重。
青龙3年,幽州刺史王雄遣勇士韩龙杀轲比能。--《魏书鲜卑传》
孙权对隐蕃的身份,最初可能有所怀疑。
他在接见隐蕃时,曾找胡综作为旁听者,共同参与审核。
(孙)权即召入。(隐)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胡)综时侍坐。--《吴书胡综传》
胡综出身豫州汝南,和隐蕃1样,也属于“南来北人”之列。
同时,胡综曾经“典军国密事”,具备情报工作的相关背景。
(胡综)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吴书胡综传》
在胡综看来,隐蕃是个“巧辩之士”,属于祢衡、东方朔这类文化倡人,应该授予“都辇小职”,不可以大用。
(胡)综对曰:“(隐)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吴书胡综传》
可惜的是,孙权并未听从胡综的建议,反而授予隐蕃廷尉监的重任,为后来的动乱埋下祸根。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