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竟陵侯,便是刘瑁。
刘焉本是荆州江夏竟陵县人氏。
此刻,刘瑁的书房之中,赵旻居中而坐,刘瑁夫妇和吴懿,则端坐在赵旻下首。
不言而喻,苟哥塞给吴懿的物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愈发显出老涩批本色的苟哥,偷偷打量了1番据说贵不可言的吴夫人之后,心中很欣慰。
因为吴夫人虽貌美,却远不及苟哥的乖宝宝卞夫人。
吴懿抱拳行礼。
“主公之苦肉计甚妙也!天子得知某被主公逐出卫府,便屡次3番召某觐见。”
苟哥对此毫不意外。
“子远兄,我非欲对天子不利,但求自保耳。”
然后…
刘瑁之言,震惊了赵旻。
【作者题外话】:授兵制作为战时政策,在东吴肇基之初,确实起到过正面作用。
比如它切实有效地调动了将领的作战积极性,同时也刺激了将领们“讨伐山越,补充兵员”的欲望,侧面加速了对东南地区的探索和开发。
注意:山越即“逃避徭役,匿居深山”的扬州(扬州刺史部6郡)百姓。
他们往往被东吴将领分取,成为私兵的重要来源。
此事详见唐长孺《宗部与山越的关系》与《孙吴的领兵制度》。
(诸葛)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馀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3年可得甲士4万。--《吴书诸葛恪传》
(贺齐)转击盖竹,军向大潭,2将又降。凡讨治斩首6千级,名帅尽禽,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吴书贺齐传》
不过归根结底,授兵制毕竟是1种临时性政策。它具备较强的封建色彩,与大1统的历史趋势相悖。因此授兵制常态化之后,也引发了诸多问题。
孙权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又被迫发明了诸多配套措施,比如奉邑制、复客制等等。然而奉邑制与复客制,均是以让渡赋税、人口为代价,又变相损害了东吴的财政根基。
照此,相当于先有上层建筑(授兵制),之后再设置经济基础(奉邑制、复客制),积弊更深。
虽然孙权通过个人的权谋诈术,遏制了“地方藩镇化”的趋势,但无法解决其余隐患。纵览东吴历史,讨伐山越,人人争先;对外作战,1塌糊涂。其实都是制度使然。
理由显而易见。讨伐山越意味着扩充私兵;但对外作战,则意味着消耗私兵。
因此,东吴的对外战争中,不仅江东大族战斗欲望低下;
淮泗集团为了保存实力,也往往出工不出力。
比如合肥之战中(215),淮泗集团的干将徐盛、宋谦便1触即溃,狼狈奔走。
说到底,无外乎私心作祟。
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吴书潘璋传》
在建安十3年(208)讨伐黄祖的战争中,凌统“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1船”,手下实际就几十个兵。
如此窳劣的建制,比授兵制的下限(4百人)还差很远。
(孙)权复征江夏,(凌)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1船,常去大兵数十里。--《吴书凌统传》
照此看来,合肥之战中(215),孙权虽然号称“十万甲士”,实际水分极大,根本不可能达到十万的数量级。
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魏书张辽传》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辽率领8百人便能突破东吴的本阵,还把孙权打得逃到土丘上,“以长戟自守”。
显而易见,彼时吴军之中,对军士数量无疑是滥报成风,上行下效。
(张)辽夜募敢从之士,得8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孙)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张)辽叱权下战,(孙)权不敢动。--《魏书张辽传》
未来几章…咱们跟江东较上劲了。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关于受到吕1迫害的东吴官僚名单,史书中记载极为详尽,我在开篇也有提到,此处便不废笔墨。主要谈谈受打击群体的“人物共性”。
受到迫害的大臣,从地域划分,大多是“江南士人”。
注:江东=江左=江南。行文时不拘1词,特此注明。
左将军朱据(扬州吴郡)、上大将军6逊(扬州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