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史记秦始皇本纪》
概而论之,商朝有庙无谥,周朝有谥无庙,秦朝无庙无谥,汉朝庙谥兼备。
不同于谥号,庙号的数量十分有限,因此汉代君主具备庙号者极少。
西汉唯有高帝刘邦(太祖)、文帝刘恒(太宗)、武帝刘彻(世宗)、宣帝刘询(中宗)。
东汉唯有光武帝刘秀(世祖)、明帝刘庄(显宗)、章帝刘炟(肃宗)。
严格意义上说,两汉部分君主,本有庙号。
比如西汉元帝为高宗,东汉和帝为穆宗。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庙号相继被废黜褫夺。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4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3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后汉书献帝纪》
两汉之后,庙号趋于猥滥,发明了诸如文宗、武宗、景宗、圣宗、神宗1类近乎于谥号的庙号,使得人人有份,沦为俗物,不得不说,这是1种历史的悲哀。
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3代(夏商周),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史通称谓》
哄堂大孝的孝子丕,是始作俑者。
所以,这1章咱们聊1聊,《3国志魏书》书写方式。
“官修史书”不是帝王将相的实录,而是政治的延展。其结构顺序,是对“皇权起源”及“意识形态”的映射。
纪、传、表、志是纪传体史书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所共知。
在《传》的部分,顺位先后颇有讲究;
而且,每卷基本囊括“同类人物”也属不成文的书法。
《3国志》亦因循其理。
但陈寿《3国志》不似《史记》或《魏略》般有“名目总纲”(类似“儒林”“隐逸”“游侠”等等),因此有必要探讨其分类依据。
纪传体史书,大抵以“帝王本纪”置于卷首,“群雄传”或“外戚传”(或称皇后传、后妃传)紧随其后,之后是开国功臣、策士、儒士、宦者、货殖等等,通常以“蛮夷传”收尾。
每卷的“人物性质”,归类颇清晰,无可置喙。
那么问题来了。
《魏书》的分卷逻辑是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