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9品官人法。
察举制的选举权,控制在朝廷公卿与地方郡县长官手中;
而9品制的选举权,则控制在大中正(也叫州中正)手中。
但话说回来,在彼时闭塞的舆论环境下,即使是中央征召,也依然离不开地方推荐。
门第观念,在东汉魏晋南北朝,简直是深入骨髓般深刻。
这里必须强调1点:9品官人法是地主阶级的游戏,自耕农甚至是客,根本没有资格参与!
在魏晋南北朝,即便是在第9品的寒门眼中,自耕农和客也都是妥妥的贱奴。
没错!
汉末魏晋语境之中,寒门也很可能是良田万顷、豪绰富有的大地主,只是他们门第不高、位列9品中的下3品而已。
言归正传。
在此背景下,便形成1个特殊现象:
如果士人因为战乱而迁徙外地,那他们便很难再得到出仕机会,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得不到“乡举里选”的资格。
即使他们通过攀缘权贵谋得1官半职,也往往被当地豪族鄙视,甚至不被承认仕宦身份。因为他们本身是客,门第太低。
因这1特殊现象,而形成两个特殊结果。
其1是流寓士人对地方军阀的依附性极强。
其2是流寓士人在外州站稳脚跟之后,往往会改易籍贯,方便日后出仕。
先来看第1条。
流寓士人对军阀的依附性,在汉末魏晋体现得特别明显。
典型例证就是团结在刘备周围的“元从派”,以及团结在孙权周围的“淮泗集团”。
这批流寓人士,因为离开了旧日籍贯,不可能再通过正常途径出仕,因此只得全身心依附新主子,以求得1官半职。
这便能解释,为何曹操南下(208),扬州士族主降,而淮泗集团(周瑜、鲁肃为代表)主战。
(周)瑜曰:“不然。(曹)操虽讬(音、意皆同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瑜请得精兵3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吴书周瑜传》
同时,这也能解释,为何蜀汉政权中,益州士族对刘备父子普遍持抵触态度,与荆楚集团恰恰相反。
因为荆楚士人已经离开本籍,他们的荣华富贵全系于刘氏父子;
而益州士人依然可以通过“乡举里选”得到出仕机会。
当然,益州士族在刘备与刘禅的打压之下,升任高位者并不太多。
但这是统治者的立场问题,与制度无关。
再来看第2条:籍贯改易。
这是察举制与9品制导致的另1个结果,即流寓士人的后代,为了方便出仕,往往会将籍贯改到新的居所。
仅以吴国案例,略作举证。
吴国官员有籍贯改易记载的,有甘宁、薛综、张昭、周访等人。
甘宁是益州巴郡人,薛综是豫州沛国人,张昭是徐州彭城人,周访是豫州汝南人,他们无1例外都是侨寓人士。
注意:上述诸人籍贯,周访见《晋书》,其余见《吴书》,文多不载。
需要注意的是,两晋时代,此4人的后裔,却无1例外都“著籍丹阳”,成了扬州人(详见《晋书》)。
按建业县(东晋建康,6朝金陵,今之南京)原是丹阳郡秣陵县,可知这群吴国将相,实际是放弃了旧日郡望,而将籍贯落在江东新巢。
所以,汉末魏晋,若非迫不得已,士族豪强根本不愿意迁移。
下1章,咱们继续聊上1章的话题。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