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打算与吕1“同归于尽”。可见吕1背后的能量之大。
(潘)濬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吕)1,以身当之,为国除患。--《吴书潘濬传》
在群情激愤,变乱在即的情况下,孙权突然诛杀了吕1(236)。
可怪之处,是审讯过程草草敷衍,含混其辞。如果考虑到审讯官是“屡受迫害”的丞相顾雍,那这种矛盾的行为,无疑证明孙权从中斡旋,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吕1死后,东吴群臣仍然畏之如虎,噤口不言。而代替吕1者,又是另1个寒门子弟李衡。
可见孙权并无罢手之意,只是暂时休战而已。
6年后(242)其人再度借“2宫夺嫡案”掀起新1轮的肃反狂潮,大杀异己。
不难看出,对“权门子弟”的打压,是孙吴统治者1以贯之的国策。
校事,即监察群臣的特务。
校(jiao)者,有纠察、订正之意。这个机构类似明朝的厂卫,清朝的粘杆处(血滴子)。即君主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专门用来监视臣僚。
秦代有御史台,汉代又有司隶校尉,负责“纠察检举”。但随着相关规则的完善化、制度化,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便不能再被君主随心所欲地驱使。所以便有必要成立“新的特务机构”,使之完全听命于统治者。
校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校事”全称是“中书典校事郎”。翻译得通顺1些,就是“典校事中书郎”。
即“掌管特务工作的中书郎”。
注意:“校事”全称,见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中索引《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1简的意义》。
中书、秘书、尚书皆是君主身边掌管文书的贴身小吏,属于“宦皇帝者”之列。
这些皇帝身边的笔杆子,也往往会发展成新的权力机构。
东汉的尚书令,已经取代司徒成为实际的宰相;而明朝的“翰林入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则是该制度发展的顶峰。
因为“中书郎”并非高官,因此特别方便君主驱使;
“典校事”又赋予其“纠察弹劾”的职能,故中书典校事郎(校事)便成了孙权迫害群臣、打击异己的致命武器。
校事1职,是曹操最早发明,用来监察百官。
(曹操)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魏书高柔传》
实验证明效果出众,以至陈群等大族名士“竭心尽意,不敢为非作歹”。
又长文(指陈群)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吴书诸葛瑾传》
孙权虽然口中骂曹操为“篡汉老贼”,实际内心对曹操的御下手段,是极为推崇的。
因此有样学样,在东吴也复制了1套校事组织,4其淫威。
(孙权曰):“(曹)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吴书诸葛瑾传》
换言之,吕1只是个台前干脏活的打手;幕后元凶,实际是孙权。
关于受到吕1迫害的东吴官僚名单,史书中记载极为详尽,开篇也有提到,此处便不废笔墨。
主要谈谈受打击群体的“人物共性”。
受到迫害的大臣,从地域划分,大多是“江南士人”。
注意:江东=江左=江南。行文时不拘1词,特此注明。
左将军朱据(扬州吴郡)、上大将军6逊(扬州吴郡)、丞相顾雍(扬州吴郡)等人,皆在吕1的构陷名单中,是打击的主要对象。
时校事吕1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吴书潘濬传》
时中书典校吕1,窃弄权柄,擅作威福,(6)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吴书6逊传》
上述诸人不仅是典型的扬州士,还是吴郡4姓(朱张顾6),且与孙氏同郡(吴郡富春县)。
换言之,孙权因为出身卑贱,对江南的豪族特别提防。
虽然孙权放弃了孙策的“尽诛英豪”等血腥政策,转而通过联姻手段,逐渐完成了自身的“江东化”;
但对吴郡门阀,孙权始终心存芥蒂,不肯完全信任。
孙权如此性格,在本书中已经有所体现。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