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长乐宫只能设在汉帝所居的许县,可知长乐卫尉陈祎是刘协的腹心。
曹氏父子为此大开杀戒,疯狂镇压反对力量。
(魏)讽潜结徒党,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而告之。太子(曹)丕诛讽,连坐死者数千人。--《资治通鉴汉纪》
注意:陈祎为许县长乐卫尉,见柳春新《魏讽谋反案析论》。
卫尉的下辖僚属,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等等。按张金龙《汉代禁卫武官制度研究》的意见,由于卫尉负责宫城护卫,因此特别受到统治者的关注。东汉时,卫尉往往“以三公兼领,其职较重”(见纪昀《历代职官表》)。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两汉时的宫城通常建于城市的南部,因此卫尉(负责卫戍宫城)统辖的部队也被称作“南军”。
至于在宫城之外、京师之内的卫戍部队,由于在地理方位上位于城市北部,因此被称作“北军”。北军的首脑,便是执金吾(中尉)。
执金吾,源自秦代的中尉。其职能是“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即掌管宫城之外、京师之内的安保。
除此之外,执金吾每月需要在宫城之外巡逻三次,同时兼顾武库兵器的保管工作,因此也被《续汉书》称作“执金御”。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续汉书百官志》
执金吾虽然不在九卿之列(光禄勋、卫尉均属九卿),不过秩阶却是中二千石,与九卿平级。
执金吾的权力在两汉时代变化很大。
西汉时,执金吾的属官有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见《百官公卿表》),每个分支机构又各有所辖。
到了东汉,执金吾的属官只剩下丞一人、介骑二百人、武库令一人(见《续汉书百官志》)。除了每月例行公事地三次“绕行宫外”,执金吾基本沦为一个看守兵器库房的清贵闲差。
执金吾地位的下降,始自西汉武帝,当时被强化了职权的城门校尉,以及被增设的西汉八校尉(至东汉并省为五校),基本涵盖了执金吾的职能范围。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也领介骑,在武帝时又“增屯兵”,与执金吾“徼循京师”的职能高度相似。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汉书百官公卿表》
城门校尉,高帝置,从介骑百二十人,武帝始增屯兵。--《要略》
八校尉则是武帝时增设。
它们分别为掌管宣曲宫的长水校尉、掌管上林苑的步兵校尉、掌管池阳宫的胡骑校尉。
另有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之内”,屯骑校尉“掌骑士”、越骑校尉“掌越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从职能描述上看,八校尉虽然在名义上属于北军,实际的执勤地点却集中在长安附近的皇家行宫或园林,核心还是服务于君主个人,而非护卫京师。
西汉八校尉的首脑是“中垒校尉”。
如前所述,中垒系统本身是执金吾的属官,后来被分割出来独立领军,大大削弱了执金吾的权势。
汉有南北军,卫京师。武帝置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光武省中垒校尉,置北军中候,监五校营。--《宋书百官志》
及至东汉,中垒、胡骑、虎贲三校尉遭到并省,改设“北军中候”统辖剩余的五校尉。
有趣的事儿发生了。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