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章帝刘炟(肃宗)三人有庙号。
严格意义上说,两汉部分君主,本有庙号,比如西汉元帝为高宗,东汉和帝为穆宗。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庙号相继被废黜褫夺。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后汉书献帝纪》
汉世之后,庙号趋于猥滥,发明了诸如文宗、武宗、景宗、圣宗、神宗一类近乎于谥号的庙号,使得人人有份,沦为俗物,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夏商周),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史通称谓》
高祖之号,始见于商代。商高祖王亥,以世系而论,当是成汤(商太祖)的七世祖。
注:王亥相关考证,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换言之,高祖之庙,当源自追封,最初与太祖的庙号并不冲突,亦无相似之处。据而考之,高祖当是太祖的远世先祖,荣衔性质较浓。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高祖与太祖不仅地位越发趋同,连世系也愈发接近;往往出现父子之间,一为太祖,一为高祖的情况。
关于这一问题,虽然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不过我大胆猜想,高祖当为太祖的替代品。尤其是魏晋之后,“高祖”往往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太祖”。
王朝的肇始之主,之所以得不到太祖的庙号,是因为后世的继承统绪出现问题,往往出现“小宗入继大宗”的现象。
小宗并非王朝嫡脉,为了避免自身合法性的非议,必然要刻意削弱奠基之君的地位。这便导致开国之君,得不到太祖的庙号,只能得到高祖的荣衔。
需要注意,庙号与谥号均是死后追封,因此无论君主功业高低,都无法在生前确定自己的庙、谥。二十五朝中,生前便定下庙号的,唯见曹叡一例(魏烈祖)。
帝(指曹叡)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武之舞。--《魏书明帝纪》
曹叡方在,而先定庙号,可笑无过此者。--《通鉴辑览》
因此,高祖与太祖的庙号,实际由该王朝的后世之君赐予。后世之君所处的政治环境,往往与前世有所差异,所以考虑的问题也相对复杂。
简而言之,一个君主的庙号如何,与其功绩不完全相关,倒是与其子孙的政治考虑有关。
那么问题又来了:
最高地位的庙号,究竟是哪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