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袁绍、刘表这种“州牧”级别的最高长官,甚至不是本州人。
比如刘表是兖州山阳人,袁绍则是豫州汝南人。
以袁绍为例。
对冀州豪强而言,袁绍属于典型的外来势力,其人的语言、风俗、文化与河北均有差异;
且双方的利益诉求亦不相同,直属于东汉中央的官僚势必会影响到本地豪强的势力扩张,因此袁绍在上任初期,遭到地方势力的排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此背景下,袁绍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势必要引入亲信势力。
在袁绍之前的颖川人韩馥,选择拉拢其人颍川同乡(比如荀谌、荀彧、郭图、辛评、辛毗),河南士中的颍川人,便来源于此;
袁绍上任之后,继承了韩馥的政治遗产,并延揽昔日同在洛阳的“奔走之友”,以南阳许攸、南阳逄纪为代表,此即河南士中南阳人的由来渊源。
如果将视线拉长,便会发现曹、刘、孙3家均存在类似情况。
比如曹操虽然延揽了诸多河北与中原的逸才,但集团的核心成员,尤其是掌握兵权者,始终是沛国谯县人士。
刘备入蜀,占据统治地位的则是其人在新野时拉拢的荆楚集团、以及关、张、赵云、简雍、孙乾等元从成员。
孙策渡江,倚重的伙伴是江北士人,即所谓的“淮泗集团”。
蜀汉政权中的“荆楚人贵”及东吴政权中的“南鲁之争”,渊源同样在于此。
昔豫州(豫州牧刘备刘豫州)入蜀,荆楚人贵;公孙述时,流民康济。
摘自两晋常璩《华阳国志》
丞相6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摘自西晋殷基《通语》
那么问题来了!
袁绍麾下,为何除应邵1人之外,再无其他汝南士人呢?
况且应劭投袁,非出本心,实为避祸。
(曹)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应)劭惧,弃官赴袁绍。
摘自西晋郭颁《世语》
应劭本应曹操之邀,设兵护送曹嵩。
不料嵩被陶谦遣张闿袭杀。应劭构罪曹氏,北入冀州托庇于绍。
所以,袁绍虽出于汝南,麾下却无汝南士人。
人事组织架构似袁绍般怪异者,大约唯有吕布、刘备等“打1枪换1地”的流浪军阀。
但袁绍与吕、刘迥异。
吕刘寒微,袁绍高门;
吕刘无固定治所,袁绍则扎根冀州,以魏郡邺县为核心,布武塞北,鹰扬河朔。
很难想象,似袁绍这种根基相对稳固的大军阀,麾下竟不见同乡。
杨修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便饶有兴致地看向曹洪。
杨修心知肚明,身为曹操、卞夫人的御用敛财专家,曹洪1定知道许多秘辛。
曹洪却1脸错愕。
“这……德祖,不知此事与袁熙留任幽州刺史1事,又有何关联?”
杨修微微1笑。
“子廉兄,大有关联!请贤兄为弟解惑。”
曹洪好气又好笑。
“也罢,而今先兄、袁贼既皆已故去,某便为你道明其中之隐情。德祖,此事应从关东2袁贼阋墙讲起!
哼哼!袁氏2贼枉为兄弟,却自相残杀,如此名门,哈哈!当真可笑啊可笑!”
嘲讽了1番2袁、以及汝南袁氏之后,曹洪方才向杨修娓娓道来。
“德祖,令堂当向你讲过,在初平元年(西历190年)之时,袁术老贼曾做过何事。”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来看1看历史上的又1个真相,也就是关东诸侯战董卓的真相。
荥阳之战,是关东与关中两大集团的重要战役。此役曹操败于徐荣,关东联军折戟汴水。
在《魏书》的叙事中,曹操是关东诸侯中唯11个有胆量与董卓集团正面较量的人物,至于2袁、张邈、刘岱之辈,只不过是“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庸碌之徒。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馀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魏书武帝纪》
然而稽核诸书,可知《魏书》所言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武帝纪》之所以美化曹操、贬低诸侯,实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