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抄那首宋朝张俞的‘蚕妇’。
就是那首经典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不过也让路无尘排除了,因为他的身份还不至于让他如此!
又多想了几首诗之后路无尘终于想到了白居易的那首‘观刈麦’。
正好和当初路无尘执行任务的临北城的生产情况大体相符。
临北城也是有着大量的农户从事着农业生产,随着灵气衰落,田地里能够产出的粮食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农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捉襟见肘!
这首诗也算是合情合景。
更别说路无尘还曾经拿出自己一个多月的俸禄,共计三百余枚灵石用来帮助当地的贫苦百姓!
现在拿他们当做借口,路无尘也是问心无愧!
打定主意之后,路无尘开始动笔。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原来他是想要写百姓种地的艰辛,主席台的前辈众人都看他到底能写出什么来!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不过是写出力干活而已,如此一来反落俗人窠臼!
众人心中不免有了几丝失望!
路无尘提笔继续往下写。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一个‘拾’字,让人感慨万千,写出了身份对比,道尽了穷困潦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月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路无尘当初的前往临北城时是炼气八层,每个月的俸禄是一百八十枚灵石。
再加上前往世俗界的灵气补贴和发放的丹药等杂物,一个月的俸禄有着二百近三百枚灵石!
所以他现在写月禄三百石,也算是合理!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张老祖拍手称道:“好好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我没有什么想要问的了,诸位请吧!”
“你并不是文州的修士,我想知道你是如何求学的呢?”
路无尘听到东华书院的化神老祖的问题之后,开口回道:“回禀前辈,晚辈求学没有捷径,唯有勤之一字!”
说罢路无尘便拿起笔来准备下笔。
这一关他打算抄袭前世的那首人尽皆知的‘送东阳马生序’。
把里面稍微改一改,写成一篇‘送文州道友序’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篇文章路无尘上学的时候就背的滚瓜烂熟,在此时写起来比写日记还顺溜!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四肢僵劲不能动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通篇情深意切、娓娓道来,无一句不是在说自己,但是满座文修无一人不皱眉头!
东华书院的化神老祖在口中念叨着:“‘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诸位请吧!”
离尘书院的化神老祖向前问道:“不知你在求学时有何心得。”
“回禀前辈,晚辈的心得唯有‘专心’二字!”
路无尘提起笔来打算开始抄袭前世的那篇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