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败而归的钱胖子这次带来倒是一根乌黑色的竹杆,张牛一瞧就知道这是土制的那种。韧性啥的都比钢管的那种要好。张牛自己家都还有几根土制的。村里的大山野生的细毛竹满山都是。只要粗细合适就可以砍回家。用小火从头到尾熏上一遍,还要搽上一种山草药。提高韧性。不会在提鱼的时候“啪”的一声折断。
撒些小米粒后的钱胖子,甩鱼饵。坐在大凳子上。等着大鱼上钩的模样。看着张牛就有点好笑。人家钓鱼为了解愁消磨时间。可他嘛提着一空肚子在奋斗。
浮在水面鱼漂往下一沉。在凳子上的钱胖子等不急就提起鱼杆。瞧的张牛他们呵呵大笑。“老钱。你也太心急吧。”
“刚才看花眼以为给拉走了”。钱胖子赶忙给自己装上个借口。埋头上饵。
钱胖子这边上空,那边王老板已经提起一条半斤来重的鲫鱼。张牛仔细一看还是一条东北鲫鱼“老王。你这次有口福这可不是土鲫鱼。而是东北鲫鱼”
“难道有区别的吗”王老板不解的问道。
张牛抓起桶里的鲫鱼“你瞧。土鲫鱼是全身白色,而且个头小。这个东北鲫鱼是全身乌黑。个头比也鲫鱼大。应该是买鱼苗的时候混进几条。你还运气还不错。这鱼肉比土鲫鱼还少刺。”
“听你说的。还真有点你说的样子。”
刚回到军车前就听见铃铃的声音响起。我靠。也算上勾了啊。兴奋的张牛抓起军车就摇动轮子边的手柄。放出鱼线让上钩的大鱼游上几圈。张牛这水塘没像胜明那在路边,怕给人网了去,在水里面扔上不少的毛竹。在村外很多的鱼塘都是这样。
轮上的鱼线也快放的差不多,该收线了。转动着手柄,一收一放。握着军车感觉这次上钩的鱼不小。看着那绷直的鱼线就清楚这鱼不是小家伙。
张牛慢悠悠摇着手柄,看着的周老板干瞪眼。这家伙难道就不能早点收鱼线吗。
收鱼就就要慢慢来。着急的话就怕刚咬勾的鱼,挣脱出去,那真是竹篮打水—场空。
看着离眼前越近的鱼。也算可以看清楚本想是条鲤鱼,谁知道却是一条深鱼,瞧的张牛琢磨着,不会又是当初混进来的吧,瞧这个头少说也有十斤吧。汗。看来吃了不少小鱼小虾。
鱼刚到岸边,周老板就拿着网兜伸进水里将深鱼捞上去。到岸的深鱼还在乱蹦乱条。鱼角那尖牙,让大家知道这家伙靠啥长这么大。
“小张,这深鱼吃了你这水塘不少鱼苗吧!”钱胖子在那喊道。
“是啊。没干塘过不就知道里面还剩下多少,不过今天也奇怪,深鱼都是肉食,吃到番薯还真是怪了。”
“那不简单啊。没小鱼吃嘛。”王老板给出答案。
一上午就张牛这钓着大鱼,钱胖子最可笑钓上一条小虾。看的钱胖子一楞一楞的看傻眼。
第六十三章舞龙钓鱼
正月十五闹月宵,很熟悉的词语,也是正月过后的大节日。
正月十五还没到,张家村家家户户门前就挂上大红灯笼。从晚上开到天亮,有钱的就在门前挂多几个,一般人家都挂着两个灯笼。张牛家也是这样,老早就拉好电线挂上灯泡,罩上灯笼。
月宵的晚上。村里的壮小伙就会抬起板龙。前面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声中正式出征。
板龙在前。后面跟着一大群村民一起到大王村,空地上举行舞龙。前年是舞龙地方是张家村,今年轮到王家村,一年轮流一次。虽然路有点远,不过对经常步行的村民感觉还是和平时差不多。不酸不累。
张牛牵着小妹手就出门。父母说是和大伯他们一起来叫张牛先去瞧瞧。既然是和大伯他们一起。先去也就没啥问题。
在带着小妹的时候,隔壁家的文婶也带文文出来。说是大家一起去路上有个伴。一路可以看见各村都往王家村那方向去。除了路上村民多。还瞧见几条布龙都是一群老年人举着,布龙很轻也不需要花啥力气。
到的时候。在会堂边的一处废弃的平房顶是选了处位置。还在楼下搬上几块水泥砖,可以当做凳子来用。坐上面看
在张牛坐在那上面没多久。平房上人也多起来,位置一下子也就占光,本来还想给大伯他们一起留个位置,现在看来。要拜拜了。
天黑下来的时候,村上拉的电灯啥的都点开。还在每处位置上点上一堆柴火。雄雄大火。给人带来不少的热量,也增添不少的气氛。
今年板龙一共有五条。六条的布龙。看来是非常热闹。板龙需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