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咱们家没种过葫芦?”
“大哥哥说谎话,我天天都可以看到葫芦。”宝宝甜甜的说道。
让小丫头一说,张牛有些坐不住了,难道家里真的种了葫芦?
“你呀,记性比小丫头还差,你自己种了葫芦会不知道?”晓月笑骂道。
“不就是在你小院的竹亭上面。”苏明笑着说道。“难道那不是种的葫芦?我从来没帮你种葫芦,不是你栽种那不成自己长的?”
张牛拍拍脑袋“忘了,以前栽植在上面一直没去打理,现在成熟了?”听老爸这一说,想起在初春天栽种的葫芦苗。
“你这里的葫芦比村里要早熟,几个小丫头早惦记上了。”苏明小口喝着稀粥,竹亭上有葫芦,他自己早知道了,就是一直没摘。
“那等下吃好早饭,大哥哥带你们去摘葫芦。”小丫头想要,张牛就会摘下来,葫芦不值钱,就是外观好看,涮上油漆,找村里的艺术师,画上美丽的图案,放在家里当观赏物。
说起葫芦就不得不说孟姜女来的来历。从前有两户人家,住在寿山的长城岭下,一家姓孟,一家姓姜,他们是一墙之隔的好邻居,但两家都无子女。
有一年,孟家栽了一棵葫芦,葫芦长得很旺盛,葫芦秧都爬到了姜家的屋顶上去了。奇怪的是这棵葫芦只结了一个葫芦,葫芦又正长在两家共有的墙上。秋天葫芦成熟了,孟、姜两家都希望葫芦归自家,两家各不相让,争吵不休。最后,在村人的调和下决定每家各分一半。
两家把葫芦摘下来,当场就要锯为两半,但孟家找到锯后怎么也锯不开,后经木匠师傅指点才总算锯开。当锯开后,众人十分惊讶!里面竟然端坐着一位俊俏的小姑娘,长得似仙女下凡。两家一见这小姑娘都不争着要那葫芦了,却抢着要抱那小姑娘。两家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还是由众人调解,两家轮流抚养这个小姑娘。
从此之后,这个小姑娘就被孟、姜两家养活着。一天,孟家对姜家说:“我们给她取个名吧。”,经双方商量便起名孟姜女。从此,孟姜女这个名字就被人们叫开了。等她长大后就出嫁了,没到两个月的时间,丈夫便被齐威王征召为民夫,到寿山后修筑长城去了。后来丈夫累死在长城下,又被埋进了长城内,她便哭塌了长城。她的美名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
村里传了几代的神话故事,没有可查性,在历史上确实有孟姜女这人,故事挺感人说起葫芦,张牛不知不觉就想起这个故事来。
“大哥哥,我要一个大大的葫芦,还要画上聪明的宝宝。”一直住在这的宝宝,现在比以前更可爱了,懂得自己收拾小屋子。
“画图案就我来画好了。”雪月轻笑的说道。
“你可以吗?”胖子疑问道。在葫芦上画图案,是件难活,一般人下笔就怕画错了。
“我以前学过,虽说谈不上是高手,画些小图案还是绰绰有余。”说起画图,雪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第三百九十一章葫芦熟了
昨晚在空间里,张牛享受到了在空中飞翔的滋味。以及半空俯视下来渺小的海岛一一深刻在心中,比平时坐飞机俯视下来的感觉还要好,打小的他没坐过飞机,可是凭着在半空的感受,多少能猜到在飞机上的感受。
特别是吉祥如同一架小型飞机那样,在半空中平稳的飞行后来给这家伙弄到海水里,呛了几口的海水,收获还是不错,不光见到了一些梭子鱼,会发光的鱼,还见到了温顺可亲的海豚,给小不点驯服的鲨鱼,以及庞然大物的鲸鱼。
回到外面张牛一晚上没睡好,合上眼睛就会想起在海之层所见到的一切事物,心里就会呵呵的笑上几下,到现在还在回味起在海面上乘坐鲨鱼的感受。
坐在鲨鱼上衣服裤子难免要打湿,这个缺点就没有在游艇上来的方便,让张牛下定决心要弄条游艇进去,亦或者尝试扬帆出海的感觉。
当然小不点也给带了出来,这家伙待在海之层都快成野猴子了,适当的要回来休息。顺便看看开心小筑的新来的动物,没有了这个小老大,它们这些新来的家伙可不服,话是这样说,并不是让小不点来下马威,而是友好的交流。
事情能不能成,这还是未知数,张牛却相信小不点会很好的处理的这个小问题,回来的小不点照例回到常睡的大本营,可怜的小坏蛋就给赶回旁边的小木床上了去。
别看这座小院窄小,里面居住的小家伙可不少,要是外来人进来看看,还真的要吓一跳,房梁上原本有双翼蛇,还有猫猫这家伙,可是现在又多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