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有文化的人了!
【随着人口增加,生产力水平提升,阶级差异也应运而生,“赐之土以建国,命之氏而立宗”,这种做法昭示于夏,盛行于周。
《左传·隐公八年》写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西周初年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同姓四十国如:管、霍、毛、鲁、卫……还有异姓三十一国,如:姜姓衍生出的吕、申、向、许,嬴姓衍生出的江、黄,妫姓衍生出的陈……
这些诸侯都以封国名为氏做小宗,然后尊周天子为大宗。】
“呀,我就姓吕,我祖上也是大姓呢!”
“还有我还有我!我竟然和秦始皇同姓!这岂不是说我和始皇帝也是亲戚?”
“哎呀,真是神奇,我这样卑微的人,竟然也能和那些大人物扯上关系!”
【当然了,在宗法制度下,各小宗也是会再向下分封的。
诸侯国向下分封时,这些“氏”的由来也有很多途径。
可以用封邑或者驻地为氏,比如东郭、西门、丘、谷、夏侯……
可以用官名为氏,比如司徒、司空、司马、尹、左、史、司……
可以用职业为氏,比如陶、药、工……
还可以用爵号为氏,比如王、马、顾、侯、王孙、公孙……
类似这样的获得氏的方法还有很多,宋代的郑樵在《通志》中记载了二十几种方法呢。
但是这些方法和当时的庶民没什么关系,因为在那个时代,“贱者无氏”。
当时的社会需要用氏来 “明贵贱”,给一个人从出生起就打上身份的烙印,贵族生贵族,庶民生庶民。】
“难道不是这样吗?”
“怎么可能?听说咱们皇爷以前是要饭的!”
“咱们爷爷那可是老天的儿子,肯定和咱们是不一样的吧……”
明朝
“狗屁!”朱元璋对这样的说法嗤之以鼻,虽然他搞了认亲,但是他自己心中当然是不把认来的祖宗当一回事的,他老爹老娘可不是什么大贵族,但他们就是生出了自己这样出息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