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位于中原平原,日军可以在这里发挥他们最大的优势。
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装甲车,甚至是骑兵,都可以在平原地带发挥最大的优势。
郑州保卫战对八路军来说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真正检验八路军实力的一次战役。
全国上下对保卫郑州的呼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国民党当局迫于外界的各种压力,在大战前夕宣布,重新组织防御,抵抗日军的进攻。
但为了以防万一,国民党当局仍然派出了一支秘密部队,他们的任务是一旦日军突破防御,就炸毁黄河大堤。
而且所有的国民党参战部队的指挥官都得到了这个密令,唯有八路军不知道。
1939年5月27日,郑州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八路军成功抢渡黄河之后,八路军总指挥部随即调了两个高射炮营到黄河北岸,目的是掩护八路军的炮兵部队过河。
平原作战可以发挥装备的最大优势,目前八路军能有效遏制日军装甲部队的就是炮兵部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备储备,八路军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大炮和炮弹来支撑这次战役,而且八路军这次也携带了大量的地雷。
这些地雷中除了常规的反步兵地雷,还增添了一个新成员,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是由赵兴国提出的概念,高朗曾经上过一堂有关如何有效应对敌人装甲部队的方式的课。
课堂上,授课老师展示了多种反坦克武器,有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弹,以及坦克的天敌武装直升机。
当前的军工水平别说武装直升机了,就连反坦克导弹都造不出来,最有可能的,便是反坦克地雷。
碰巧的是,高朗偏偏记住了反坦克地雷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八路军把反坦克地雷布置到了主阵地的前面,为了减轻国军的防守压力,八路军总指挥部还给国军送了一百多枚反坦克地雷。
国军对这个新玩意儿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枚反坦克地雷就能炸掉一辆坦克,这笔账怎么算都划得来。
关键是,在以往的正面战场上,由于没有应对日军坦克的有效武器装备,国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土肥原二从鲁西南一带出发,浩浩荡荡几万人,上有飞机,下有大炮和坦克,这阵势看着就吓人。
高朗已经把突击队员散布在各个战场上,在平原上无法搞大动作,那就以情报为主,等双方激烈交战的时候,飞龙突击队再趁机捞把大的。
突击队的侦察分队以十人为一个单位,这样既不容易暴露自己,又有足够的火力对抗日军。
其他的队员在李江和郭爱民的带领下正沿着黄河南岸隐蔽行动,他们的作战任务是寻找日军的后方指挥所。
一旦战场形势发生剧变,他们就对日军的指挥所发起突击,争取将土肥原二击毙。
日军的飞机开始对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进行狂轰滥炸,由于八路军的高炮营已经渡过黄河,早早的隐蔽在伪装网下,就等着日军飞机的到来。
不出意外,日军飞机依然没能有效突破八路军的防空火力网,他们的炸弹乱丢一气,根本没有对八路军造成致命的杀伤。
反观国军的阵地上就惨烈了很多,由于防空火力的匮乏,日军飞机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在国军头上轰炸,国军阵地上的土差不多被翻了一遍。
飞机大轰炸过后,便是日军的钢铁洪流了。
在远程炮火的掩护下,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排成一排冲向中国军队的阵地。
日军的步兵紧紧跟在坦克后面,这是日军常用的步坦协同战术。
本以为可以直捣国军的阵地,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送给国军的反坦克地雷给他们狠狠出了一口气。
反坦克地雷巨大的爆炸威力能直接把坦克掀离地面,那些跟在坦克后面的日军士兵,有的被直接炸死,有的则被震碎了五脏六腑。
国军士兵见到如此情景,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可一世的日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被反坦克地雷摧毁。
日军步兵到最后都远远的跟在坦克后面,生怕被殃及池鱼。
国共两军的战线上,日军的炮火铺天盖地,日军的装甲坦克车集群没能冲到中国军队的阵地上。
当日军的炮火停止轰炸,中国军人从猫耳洞里钻出来一看,好家伙,日军的坦克正在着火,地上躺满了日军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