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近中,巡视之旅结束。
朱常瀛回到自己的新窝,屏东王府。
王府面南背北,距海岸线十二里,一条笔直青砖官道自海港直通王府。
海港名大鹏湾,四面陆地,只有一条水道可通海。水道左右各有一座堡垒拱卫,一曰靖海,一曰伏波,各有6门32斤、8门16斤口径城防炮面向外海,保大鹏湾固若金汤。
大鹏湾本是没有的,潮涨时消失潮落时出现,海岸线狭长陆地被垫高加固才使得大鹏湾成为一处良港。可以说,大鹏湾是填海造出来的。
这里既是瀛州海军总部,也是屏东造船厂所在。
也因之如此,这座小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膨胀。众多官员、工匠、商人选择在此地安家,因为王府就在这里,日后此地将是瀛州,甚至整个南洋的统治中心。
海湾内,军民分治,民用在西,军用在东。
除装卸码头,船只泊位之外,有造船厂5家,一家王府直营,有船坞12,专门建造军舰,四家为私人造船厂。
北塘马氏,长乐吴氏,瀛州杜氏,瀛州李氏。
这四家私人造船厂每家都有5名以上股东,王府也入了份子,是为股东之一,但只拿红利不参与经营。
其实,几家船厂都是朱常瀛在有意扶植,工匠中有一半是从官营造船厂跳槽过去的。
按规定,私营造船厂可造500吨级以下各类船型,商船、远海渔船、捕鲸船、甚至军方定制都将是他们的业务。
但只有船没有人才也没有用,大明由于长期禁海,导致沿海捕捞业萎靡的可怜,大型渔船基本没有,懂得远海作业的渔民几乎可以数得过来,同南洋一些小国都无法相比。
怎么办?就只能扶植!
年初,海军、商行同时改制,海员服役期4年,商行水手服役期5年,便可以选择退役,归家之后干什么随意。
朱常瀛很期待这些退役人员中能涌现出一部分人才,商人、探险家、渔业先锋,甚至合法海盗!
一个国家的强弱可不是皇帝或者官员能够撑起来的,而是全体国民啊。
理解了这一点,朱常瀛甩出去的银子也就不那么心疼了。比如王府就资助了5艘60吨级捕鲸船!
一鲸落万物生,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什么动保了,不择手段积累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才是身为王者该干的事。
从远远望见灯塔,朱常瀛就同万长祚、袁可立等人滔滔不绝,絮叨不停的讲述着。
脑子里的这些想法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事实上,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志同道合的人永远不够多。
朱常瀛迫不及待的想要所有大明人意识到波澜壮阔的大海之于人之于国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靠岸泊船,朱常瀛向迎接的官员挥了挥手,便钻进豪华马车。
一口气视察7县,每县或一两日,或日,着实有够累的,累的不是身体而是脑子。
不知不觉间,袁可立看到如山战舰不再震撼,乘坐这样舒适豪华的四轮马车也坦然受之,街上各色奇装异服也沦为寻常。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老头儿对这位瀛王殿下自认也有相当了解。
说起来,这位瀛王绝对同勤俭治国、体恤民力这样的传统君王美德无缘。
吃喝住用极尽奢侈,工程营建好大喜功。
可容六辆马车并行的官道啊,清一色铺着长二尺宽一尺厚半尺的青砖,道路两侧路基花岗石居然雕刻着云纹,排水沟渠隐藏在暗处,上铺着一种称之为‘水泥’所制作的板材,听说为了加固,这种水泥板里竟然埋有铁网。
十二里的官道,这要花费多少银子?
哦,官道两侧还植树,一种从瑞安岛上移植过来的柚木树种,袁可立有所耳闻,此树称胭脂木,也称血树,大明朝富贵之家对这种木料所打造的家具趋之若鹜,价格极其昂贵。
十二里官道,植树8百株!
现下还都是幼苗,也不知有几株能够存活!
袁老头禁不住问道,“殿下说修官道为了运输货物方便,那这血树呢,万里迢迢从南洋运来,糜费不知几多,又是为何?”
“为了造船!”
朱常瀛微微一笑。
“咱们乘坐的这辆马车,是用柚木建造的,港口里停泊的战舰也是用柚木建造的,我大明朝许多豪富也中意柚木家具,说这种木料同白银等价也不为过。
那为何不自己种植呢,从南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