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虽然不多,但每月也有两千人左右。
土族人对新政策是拥护的,下山的积极性也很高,可能是之前在山里生活条件艰苦,所以下山后各寨相处较为融洽,入籍工作也接近尾声,土族自行开垦土地的速度非常快,二十几万人中的劳动力同时动手,每天肉眼可见一片片荒地,从杂草丛生到可以种粮的土地,这得益于主政官员的努力。负责此事的户政司主事管易是个有能力的中年人,他是先贤后代分支迁移至此。
本来石玄正想回一趟玄石村,去与十万大山的人见一面,但因为圣旨的事就没有回,十万大山里的人听说可以划地建县,也是十分高兴,但相比土族人,他们要谨慎得多。土族人与官府是打过交道的,也有战事征伐,他们深感继续对着干也没有什么好处。但十万大山里的人就没有与官府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最熟悉的就是玄石村进山打猎的人。所以他们有一半的人先行出山,这是非常保守的做法,在他们的角度这是个十分保险的决定。
十万大山给予的回报是三万兵源,五年不用军饷,这与那些土族俘虏义务兵一样的条件,这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因为这是诚意。如果这样的诚意下,官府还为难他们,以后他们可能也不相信官府了。
十万大山里的人出山,不仅要建屋也要同时开垦荒地,这些进行得也是有条不紊,在这里负责的主要人是礼政司的主事荀卓,也是个很有干劲的青年官员。
各政司工作按预定方案推进,军中各营按计划训练。
剑南军新征士兵四万人,上一年就征兵近六万,这已经到了极限了,土族人征兵三万人,十万大山的兵源三万人,加一万二的俘虏兵和原来的近五万老兵,总兵力达十六万之数,这比原来预计的十五万略多。
剑南军设十六营,除奔骑营、神威营、飞鹰营和轻羽营、后勤营外,主战营设十一营。主战营有虞世南、洛青、奚大同、李春来、范得章及原参将六名校尉,从都尉里提拔五名校尉,把土族人与十万大山里的兵马分到其他各营。训练是一项极重要且时间紧迫的事,有之前的经验,也就不缺方法,剩下的就看士兵的接受程度。相对来说,主战营少了很多精锐营的训练内容。
听着都进展不错,搞银子的办法也有了,除了石玄正去除害虫的做法外,工事司去搞的废矿也终于出了一点银子,还会开采,商业税收在增加,原来商税收得少是因为不注重。
现在最头大的问题就是粮食。
眼下虽不紧张,大兵一旦北上,战事一起,粮食会像水一样流失,储粮经不起折腾。但这个问题由户政司安排人东出买粮,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单靠陆路运送也不会太多,毕竟人力有限,但好过没有。
杜玉成这位节度使总揽全局,甚至一些细微的事都会过问,
石玄正和施刚是知道的,这位殚精竭虑的老人此时是多么孤单,自从亲人远离,这位老人连笑声都少了,跟他们俩翁婿打趣的话都少了。
先行北上剑门的是神威营和轻羽营及主战营五个营,按大将军与石玄正这位参谋提的方案,杜玉成最终确定的布防,以剑门为核心,东西一字排开布防。
另在东北方向两条路安排两个都尉分别布防,要往前二十里设哨岗。
不仅要防敌人直面而入,也要防敌绕道从侧面入境。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