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皇则眉头紧锁,犹如拧紧的麻花,额头青筋暴起,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龙椅的扶手,内心在艰难地权衡着其中的利弊,脸色愈发阴沉难测。
就在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之时,一名信使急匆匆地冲进大殿,跪地高呼:“陛下,大喜!镇南王已成功攻克南郡!”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湖中,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皇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凝重。
严浩等人听闻,心中更是焦急万分。严浩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镇南王此番攻克南郡,势力愈发强大,其威胁也与日俱增啊!”
其他与严浩同派系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如今镇南王掌控的地盘越来越多,兵力也越来越雄厚,实在是令人担忧。”
“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范,以防镇南王日后生出异心。”
王裕怒目而视,大声呵斥道:“你们这群鼠目寸光之辈,镇南王为大秦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你们却在这里恶意揣测,居心何在?”
严浩冷笑道:“王大人,你莫要被镇南王的表象所迷惑。权力会使人迷失,谁能保证他永远忠心不二?”
李尚也急切地说道:“陛下,切不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镇南王如今的实力增长过快,若不加以制衡,后果不堪设想。”
王裕气得满脸通红:“你们这是嫉妒镇南王的功绩,故意挑拨是非!”
双方再次激烈争吵起来,朝堂上一片混乱。
秦皇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都给朕住口!”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齐齐看向秦皇。
秦皇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镇南王的功绩朕心中有数,至于如何处置,朕自会斟酌。”
“但在未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人不得再妄言诋毁镇南王。”
“现在商议的是,是否接受蜀国议和?”
秦皇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掀起一阵议论的热潮。
严浩赶忙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接受议和乃是当下良策。如今镇南王虽攻克南郡,但我军也消耗甚巨,此时与蜀国议和,既能得到丰厚赔偿,又能让百姓休养生息,还能将南郡和南阳郡纳入我大秦版图,实乃一举多得。”
李尚也点头附和:“陛下,严大人所言甚是。且蜀国既已示弱求和,若我大秦执意再战,恐惹来其他诸侯国的觊觎,到时局面更加复杂。”
王裕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万万不可!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应当乘胜追击,一举灭蜀,怎可因一时之利而放弃大好战机?若接受议和,日后蜀国恢复元气,必成大患。”
李尚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接受议和,待我大秦休整兵马,国力强盛之时,再图大业也不迟。”
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秦皇坐在龙椅上,再次陷入沉思。
过了许久,他缓缓开口道:“朕决定接受蜀国议和,蜀国需要将南郡和南阳郡割让给大秦,蜀国赔偿钱财、珍宝、粮草、美女、牛马牲畜。”
“同时,传旨镇南王,停止进兵,班师回朝。”
“王裕,你负责与蜀国使者敲定议和细节。”
王裕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领旨:“臣遵旨。”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秦皇已下定决心,便不再多言。
续写,引出南郡和南阳郡官员任免和驻防问题,其中涉及镇南王大军仍驻守两郡,经过一番争论,秦皇将江夏郡划归镇南王,南郡和南阳郡官员由朝廷派出,镇南王负责派兵防御蜀国反复
不久,秦国与蜀国的议和事宜顺利完成。
然而,新的问题摆在了秦皇面前,那便是南郡和南阳郡的官员任免以及驻防安排。
朝堂之上,秦皇面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南郡和南阳郡已归我大秦,这两地的官员任免和驻防之事,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严浩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应当派遣忠诚可靠、经验丰富之官员前往任职,同时调派精锐之师驻防,以防生变。”
王裕则说道:“陛下,臣赞同严大人之见。但选派之人需谨慎,切不可让心怀不轨之人有可乘之机。”
赵宁接着道:“陛下,可从朝中选拔政绩卓著、清正廉洁之官员前往,同时在当地招募新兵,与秦军精锐混合驻防,既能稳定局势,又能加强对当地的掌控。至于镇南王大军,可令其分驻要地,不得擅自调动。”
这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