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翁的此举,是为了保住那洞庭湖君山的几百苗人,和那深藏地下的宝藏秘密。
黄石公之行,确系匪夷所思,可是毕竟初衷是好的。
如果任由信翼城去寻根究底,甚至为了旧事到江湖上雪耻,那就是不可收拾之局。
当初苗寨之事,盘根错节,牵涉之人很多,至今都未彻底解开当初之谜团。
黄石公至今存疑,但是他不想查下去了,也许查下去也无济于事,徒然会在江湖上多几个冤魂,多几具尸骨,多叫几个家庭破散,无谓争执而已。
元昆联合靳荣三人囚禁信翼城,一半是为了求问宝藏下落,一半是为了打压元嘉,制造苗寨叛乱,可谓用心歹毒。
而信佳怡失踪多年,如今突然重现江湖,以黄石公的嗅觉,这件事不同寻常,如果任由这种趋势泛滥下去,加上个一心报仇,寻宝藏的信翼城,那自然是雪上加霜。
高颖华远走天水,善娇没了,范宁芳死了,信佳怡隐遁多年未出,向君娜英年早逝,这些女子丧乱的背后,究竟是何种力量在主导,黄石公不想知道了。
已经死了太多人了,如果杀了信翼城,可以少死几个人,那这件事也是值得的。
黄石公本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信翼城同归于尽了。
信翼城不理解,黄石公却是一力为之,毫不犹豫,可谓是用心良苦。
信翼城再也不能去查苗寨的旧事了,这件事暂时算是搁置。
信翼城当初主持苗寨大局时,却是专横霸道,对于其他几位首领都是颐指气使,寻常人更是不能入他的法眼。也就是黄石公,作为当时的座上宾,还可以和信翼城心平气和的对话。
当初苗汉争持频发,信翼城却是十分独断,一力专为,导致和江陵王室出现了裂痕。
当时,信翼城对于元嘉的滥情,就是诸多微词,明里暗里对元嘉之行多有指责和怨怼。
信翼城的口头禅是:“王侯公卿无善类,若要清白莫做官。”
这句话当时在苗寨流传甚广,荆襄之地妇孺皆知,自然难免招来了朝廷官员的妒恨。
其时,苗民和汉民在水源上出现了重大争持,而那时他却意外遭到了奸人暗算,无故失踪了,导致苗寨群龙无首,任人宰割。
那一年,却是个多事之秋,苗寨大首领信翼城失踪了,接着是信佳怡失踪了,善娇,范宁芳,向君娜之死相距都不足一月,元嘉紧跟着就被朝廷查办革去王爵。
同年,高颖华和厉见潇被逐出天魔宫,元昆上位江陵王。
苗寨叛乱,上万人被杀,血流成河,天地失色。
平息了以后,天地回归了寂静,信翼城却被囚困于靳家堡,不见天日。
此次,信翼城得脱牢笼,自由以后,第一件事,却是要重新召集旧部,东山再起。
这是黄石公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信翼城没想到,那次对他下毒手的,不是滥情的元嘉,而是险恶的急于谋夺江陵王之位的元昆。元昆纠集了靳荣三兄弟,机关算尽,最后导致信翼城被困,苗寨被焚,天地间都被血色浸染。信翼城想不通,也不去想了。
更为滑稽的是,他的女儿信佳怡却被血灵人物所救,成为他们的一员。
血,这个字,似乎再次盘旋在了江陵的上空,挥之不去。
权力,女人,血,三般物事,似乎搅在一起,混在了天空中,弥漫着一种难解的味道。
信翼城的嚣张跋扈,玩世不恭,却是害了他自己,也害了他的女儿,他的族人。
这却是信翼城的悲剧,他无可逆转自己的本性。
元嘉也是性情中人,虽然对于信翼城的指责也有怨恨,但是鉴于江陵的局势安全考虑,还是忍忍不发,没去动这个苗寨的大首领。可是暗处的元昆,却是借此大做文章,兴风作浪,最终将一个多情的江陵王元嘉,从一个王爵高位,一夜之间,拉了下来,成了一文不值的庶民。
元嘉多情引来了灾祸,他自认罪孽,最终却还是死在了高颖华的手里。
信翼城也想悔过,对于二十年的牢狱之灾,也曾想真心真意的忏悔领罪。
可是,时过境迁,苗寨宝藏的传闻再起,令信翼城的雄心再次怦然而动。
信翼城对于女儿这些年的悲惨遭遇,也是自责非常,可是却无处宣泄。
他只想再次大振雄风,起码让自己的女儿可以在人前再次抬起头来,做个大小姐。
可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