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紧张的状况下,战场信息系统忠实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通过庞大的监测网完整地记录了前三十秒的战场信息。
x这批信息数量巨大,在短时间内,只能由计算机战场决策系统来进行分析,分析相关结论。
总共有六千枚核弹,隐藏在无数的导弹以及大大小小的掩体中。而人们的注意力,又主要集中在主力级别的超级核弹上。
剩下的掩体分别是火箭残留物或者是气凝胶、泡沫等大体积的物体,它们的数量众多,主要用来消耗对方的拦截力量。
主力级别的超级核弹只有27枚,26枚十亿吨当量的氦-3核弹,以及一枚超大型四氢核弹。
但限于它们的超大威力,人们不可能将核弹排布太过集中,否则成功爆炸后肯定会伤及周边的友军,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就算最睿智的人,也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战场上的信息太过混乱,时时刻刻都有千百次的爆炸,以至于人们的肉眼完全没办法处理这么多的信息。
只有计算机正忠实地执行人类预先制定好的指令:攻击任务、掩护任务、弹道转向……每一枚主力核弹的任务均有所不同。战场专用的计算机需要将发出的指令精确到微秒等级。
“11号主力核弹被摧毁!”
“3号主力核弹被摧毁!”
……
一条条信息流水一样在屏幕中滚动出来。
人们感觉正在见证一次屠杀。人类引以为傲的武器,在无尽的宇宙空间中,就像爬虫一样,慢慢地蠕动着,而对方的武器,就像一道道闪电,每一次都能精准地杀死一条爬虫……
半分钟的时间里,至少有十枚以上的主力型核弹被拦截或者为了掩护而引爆,只有两枚主力核弹成功突入进去。它们在曲率泡沫内部突兀地亮起,也不知是被拦截了,还是真的成功引爆了。
人们只能看到一个个波光粼粼的核火球,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一般。从其爆炸的半径看,被拦截的可能性比较高……
也就是说,除了人类自爆的,没有任何主力型核弹成功炸到了绿光飞船!这个可能性极大!
或许有部分小型核弹顺利地突破了防线,轰击到了绿光文明的飞船上。
但是……小型核弹的威力绝对是不够的!
人们很快看清了问题所在,这些导弹飞得实在太慢,太慢太慢了……
在二十世纪的海战中,当敌方舰队出现在海天一线时,甚至有时间把所有舰长召集到旗舰来开一次会。但以微秒甚至纳秒为计算单位的宇宙战争中,“秒”这样的时间单位还是太长,以至于绿光飞船的拦截机制完全游刃有余。
在人们心中,出现了一种“用弓箭射月亮的感觉”。然而弓箭真的能将月亮射下来吗,很显然,不行!
“对方的火力太猛了!”
“这样下去不行!绝对不行!”
这种技术上的碾压,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无奈,或者说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不是核弹不强大,这种武器即使到了太空战场也依旧不会被淘汰。但是,人们的利用方式实在太落伍了,依靠火箭推动,粗糙地像用弹弓发射石头一般。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被碾压!
于易峰、许云进等人快速讨论了一下,纷纷认为再这样下去,人类的成功率将越来越低,必须要紧急改变策略!
在对方的防御机制中,拦截的顺序是从大到小,敌方火力将优先照顾大型物体,然后才会管小体积的物体。
人类的超大型四氢核弹,绝对是大体积的物体,肯定会被优先照顾!
“不能贪图冒进,四氢核弹就算能突入曲率泡沫,也会在内部被拦截。”
“一旦被拦截,就糟糕了!”
“那就……突入后即刻引爆!”
简单地交谈之后,于易峰立马让相关的专家修改了攻击指令。
原本人类指望四氢核弹能贴着绿光飞船爆炸,但现在看已经不可能了。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它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直接引爆。
它绝不能被拦截。如果超大型四氢核弹被拦截,人类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按照核弹的杀伤力公式,有效杀伤半径等于c
*爆炸当量^(1/3),万亿吨当量的四氢核弹,杀伤半径为……693.4公里!完全能覆盖整个绿光飞船!
所以人们也不追求那最后的一百公里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