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
关键时候,还是李瑷站出来,给一众留守神都的官员解释来龙去脉。
听见林时竟然是要回京陪伴陛下生产,一群留守洛阳的官员顿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
官员之中为首的洛阳留守许先宁更是亲热的上前,将林时和李瑷引进了衙门里。
开玩笑,不出意外的话,从今往后,这位大帅便不止是军神了,更是未来的太子殿下的生父。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林时和李瑷进了衙门里,倒是没再洛阳留守衙门停留多长时间。
他来衙门,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如今朝中是怎么治理中原的,另一方面,便是陪李瑷来。
现如今,神都成为了大梁的粮道转运中心,便也成了李瑷的大本营。
林时不会在神都多停留,但李瑷却是还有留在神都,为淮南的大军供应粮草的。
因此,他必须要协调如今神都城内的各个衙门,以此来保证粮道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两人从留守衙门里出来,天色也暗了下来。
李瑷将林时引到了他在神都的军司马府住了一夜。
次日,林时便拜别了李瑷,带着亲卫继续往太安城赶。
而他一同带走的,还有李瑷夸赞他那首鹧鸪天的一万字文章。
没错,李瑷真熬夜将一万字夸他的文章给写了出来。
就连林时,也被他较真的性格给打动了。
他发誓,他真的只是随便说说,谁能料到李瑷是真写啊。
但李瑷既然写了,林时便也却之不恭了。
离开神都,林时眼前的景色就逐渐变得熟悉起来。
他没有走洛河官道,而是选择了从潼关进关。
行至渭水原的时候,他特意停住了脚步,带上从神都城中购买的祭品来到了大河边上的一座石碑前祭拜。
石碑,是英雄碑,上面刻的是当初奉命掘开大河,为林时争取时间,最后让大梁彻底占据潼关而牺牲那两千名将士的名字
这样的石碑,汉中也有,太安也有,以后神都也会有。
而大河边着一座,格外特殊。
只因没有这两千人,大梁就不可能彻底占据雍州,有鲸吞天下的机会和资本。
林时,也不可能如现在这般,成为军中仙神的代名词。
所以,林时既然从这里颅骨哦,那就必须要来祭拜一番。
石碑最上面的名字,叫做辛林。
林时还记得,辛林是最早跟着他,也是最早成为他心腹之人,比姜望和段从,都还要更早。
早在去景山府赈灾的时候,辛林便已经和他寸步不离了。
同时,他也是林时的心腹之中,死得最早的一个人,而且是尸骨无存。
他站在石碑前,望着碑上那一个个名字。
这些名字的主人是何相貌,有的林时还记得,有的却是早已模糊。
亲卫们上前摆上供品和香烛,林时却是未曾上香,而是从怀中逃出来李瑷夸赞他的文章,在蜡烛上点燃。
“辛林啊,你说你不会夸人,现在我找到会夸人的人了,这是他写的文章,你好好看一看,学一学,若能学个两三分,也不枉李瑷昨夜熬了一宿没睡。”
林时絮絮叨叨的将一沓纸张烧在碑前,李瑷一夜的心血,就这么化作了灰烬。
当然,这都不重要,反正上面的内容林时也没细看。
太多了,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留着自己看,还是烧过去折磨辛林好一些。
烧完文章,林时便静静的站在碑文前方,也不再多话。
“大帅,天色不早了,咱们上路吧!”
望着林时怔怔出神的样子,亲卫不由小声提醒了一句。
林时回神,抬头看看天色,遥望一眼已经近在咫尺的潼关。
对着亲卫轻轻颔首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