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这样!”
“明明就是那么好看,哪里不堪入目了?”
吴莹恨恨道:“有些人心里头脏,看什么东西都觉得脏。”
“人家是教授。”
“教授怎么了?衣冠禽兽也不少啊!”
“还有那么多网民呢。”
“他们根本就没见过晚会现场,就看了一两张图片胡乱发表言论!”吴莹火气拉满,“网络不是无法之地,污蔑、诋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郭嘉逸一副惨兮兮:“吴记者说得对。”
“可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要是大家都像是吴记者一样明事理就好了。”郭嘉逸叹了口气。
“不行,郭总,你要坚持住!”吴莹劝道,“你要是退让了,从拾光奶茶店撤下了汉服,那复兴要等到什么时候?”
吴莹匆忙道:“我立马回去写评论,哪怕是教授,也不能胡乱说话!”
“先谢谢吴记者了,为了你,我一定会坚持住的!”
“嗯!你等我!”
挂掉电话的郭嘉逸哪里还有沮丧的神情,打开企鹅群,把旧部们召集起来。
呵呵~
玩舆论战,劳资是你们祖宗。
都不用什么计谋,直接正面硬刚。
明面上有扬江日报等官方媒体,毕竟晚会下面坐着那么多的领导,不支持支持难道等着被牵连吗?
暗地里,郭嘉逸手底下几个兼职群,那些零星的负面评论在绝对的数量和十足的专业性面前就是个渣渣!
吴莹的战斗力非常强,短时间就写了一篇《汉服,可不止是过家家》。
内容都是对刘教授言论的批驳,要不是版面有限,她都打算逐字逐句地反驳。
虽然说没有直接点出刘教授的名字,可文中字字都指向他,除了说他仗着学术权威打压汉服文化,甚至直指他居心叵测,想要破坏年轻人的流行文化,相当于抡起胳膊朝着刘教授的脸上扇。
按理来说这种攻击性十足的文章刊登不了,谁让郭嘉逸上头有人呢,扬江晚报的正版上不去,都市板块还是轻而易举的。
随着带着油墨气味的报纸通过邮政送往各地,该看到的人很快就看到了。
大概是被吴莹的评论给刺激了,刘田教授都等不到报纸刊登,直接在博客刊登了自己的长篇文章。
是的,博客现在还活着呢。
博客是舶来品,起初是博客网、博客中国等一批创业公司引入的。
不过就国内这个互联网创业环境,基本就是斩首、手下当狗两个下场。
到了2005年,新浪博客诞生了,博客网的用户大规模地迁移到了新浪博客。
随着企鹅、搜狐、网易都推出了博客产品,各大门户为了争夺流量打起了商战。
新浪率先搞起了明星战略,邀请了一群名人开博,从娱乐、体坛、文坛等等领域,均有重量级人物加盟。那个时代的博客,主流创作类型大致是文化,财经,杂谈,时评等内容品类,颇受学术界、思想界和媒体界的氛围影响,
博客创作者更多是出于自由和兴趣激发出来的内容创作欲望,或直抒胸臆,或针砭时弊,让网友真正意识到了信息透明与公共表达的好处。
博客时代的着名事件,不得不提韩寒白烨之争”,曾经引发中国文坛两代人关于文学定位的大讨论,木子美、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借助博客平台名声大噪,“雷人、山寨、打酱油、躲猫猫、压力山大”等流行语,都有博客的流传之功。彼时,新浪、搜狐为了抢博客纷纷推出搬家工具、互相挖角的事件今天或许已经少有人记得。
这是博客的黄金时代。
这玩意从出生到没落也就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间原因很多,但短平快时代,人们更习惯于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也更习惯于经营碎片化的信息。
打败博客的,不是另一个博客——微博。140字的限制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庞大的用户数量和社交裂变的转发机制快速吸引用户转移,使得博客快速被边缘化
从博客 -> 短博客 -> 微博 -> 视频 -> 短视频,现在人类已经越来越习惯不需要消化就能吸收的“信息”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这种行文相对较长且缺乏图片视频这样帮助读者快速吸收信息的媒介没落也就可以理解了。
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太多太密,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茧。
好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