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卖了能赚多少,还不是全送了救命啊“”也不知道庄主是谁,连个谢都没法儿说。“唉~,谁说不是呢。”
“哎,沙二柱,你知不知道啊?“中间的男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我哪知道,反正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说这个人的,总会有人知道吧。“”说的也是。“
”哎!“离开的茶倌看着角落桌子上的一锭白银惊呼,随后就飞快的抓了起来,塞在怀里。然后,迅速的冲回后院。
离开茶摊,老人问自己的孙儿”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中年人闻言眉宇间焕发了神采”这件事孙儿一早就在调查了。“
”哦?“老人挑了挑眉,微笑道”你说说看都查出什么了?“
”西北饮烟山庄最近十年重新崛起的西北势力,掌握着西北与关内外的所有贸易。庄主名叫沈云朝,二十一岁。不过这个沈云朝一向神秘,做事低调。“老人呆了一会,长叹一声,一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算了,也怪我,当初没坚持将你留在身边。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当官做人,别给我晏家惹事就行。“
“孙儿…………“”行啦,知道你笨。“中年人噎了一下,面色尴尬。
“笨,没什么不好。大周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死的最多的,也是聪明人。”老人的声音变得沧桑,目光转向尚有浮冰的秦淮河水,眼神深邃“聪明人往往自恃聪明,以为自己看得很远,却漏看了当下。笨人呢,看不清楚,却老实。这样最安全。”老人的眼前浮现出了漫天的大火,河底的断肢残臂渗透出鲜血将河水染红。
“爷爷?爷爷?”老人游离的目光重新聚焦“老啦,总是想过去的事。我的意思是,笨,不要紧,老实做官就可以了。你刚才说的随便一个京官都知道,这不是我想让你知道的。我之所以亲自带你来这个地方是想让你看看,七天前这里形影凋敝,恍若死城,而七天后这里喧闹如常,上位者的一个随意的决定对百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百姓是国家的基石,老实做官,就是心怀百姓,而不是世家!”老人漆黑的双眼中散发着不容抗拒的威严,一身布衣也难掩他此时的气度锋芒。
”晏平江,是你不懂,百姓是国家的根基,你保世家就是在亡大周。“这一道熟悉清脆的声音突然在晏平江的脑中响起,他心道”我懂的,只是你太急,太急啊。“
平复了心情,晏平江淡淡的说道”虽然左成你和那个逆子都是庸才,不过,你倒是生了一个好孩子。“晏左成点点头,脸上满是骄傲的光彩”明德确实是个不错的。“晏平江笑了笑,眼前忽然就浮现了一个神色淡漠的孩子,想想那个孩子似乎也还不错,但到底是孙子的家事他不好多做干涉,所以只是淡淡的提了一句”若是有其他的孩子你看着不错的话,也可以试着培养一下。“
”这是自然,孙儿明白。”
两人一路无话,一走出赤脚巷,一辆普通的马车便在他们面前缓缓停下。一个十七八岁的布衣少年掀帘而出,少年五官端正,眉目清晰,与晏左成十分相像,而眼睛却是清澈灵动像极了晏平江。毫无疑问此人就是先前二人提到的晏明德“拜见曾祖,父亲。”晏明德搀扶晏平江上了马车,晏左成紧随其后。三人在马车坐定后,马车开始缓缓前行,晏明德则从柜子里拿出了二条白腰带,分别递给二人。“御旨百姓服丧三日,百官服丧三月,曾祖和父亲贵为丞相和户部尚书理当配上。”
“哎呦,你看看我这个脑子,果然是老了,连这个都忘了。”晏平江满意的看了看眉眼含笑的晏明德。接过腰带围了上去,一边道“那么,怎么样,你查到什么了。”晏明德神色凝重的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根褐色的短棒。短棒大约半米长,摸起来有些刺手,散发着淡淡的桐油味儿。晏左成拿在手中打量许久,有些不确定的开口“是……法烛?“
”没错,这正是冬日里代替薪柴的法烛。“晏左成不解”那这和饮烟山庄有什么关系?“
“父亲有所不知,自战国时期陶朱公发明法烛,历朝历代冬日大雪封山,薪柴短缺时都是用此代替木柴,究其原因是因为法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但今年,儿子原以为情况会有所不同。“
“哦?这是为什么?”
“法烛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制作它的碎麻不值钱,可是今年麻价飞涨,但市面上的法烛不减反增。所以我就调查了卖家。”
“饮烟山庄。”晏平江闭眼假寐,平淡的补充“说说你查到的。”
“是,据孙儿调查饮烟山庄是回收了所有送出去的麻和白幡,然后送到城外的定国寺制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