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千骑士身上没有战甲,手里拿的也不是干戈,而是每人一面汉军大旗。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绕到赵军营地边上的山头,等赵军营里空虚之时,冲进去把赵军的旗帜全换成汉军的红旗。
这些骑士们脸色凝重,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恐惧,他们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大将军在想什么,赵军营是那么好进的吗。带着重重疑虑,这支轻骑兵上路了。
韩信选择的正式进攻时间是清晨,现在就必须要布阵了。
所谓布阵,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布置军队的阵形,比如进攻阵形防守阵形等等,总不能一拥而上对砍吧,那是群殴,不是战争。
韩信下了一道非常酷的命令:让士兵们先吃点东西,等天亮灭掉赵军后再正式会餐。大有当年齐顷公“灭此朝食”的豪气(不过齐顷公最后战败了)。
军中将领面面相觑,这位大将军简直在开玩笑,这样打仗,还会留着命到吃下一顿饭?但军令如山,不得不执行。
韩信命令一万人作为先头部队,渡过绵河,在对岸布阵迎战。诸将大吃一惊,这是纯粹意义上的背水布阵,兵法大忌,无异于自杀。
但还是那句话,军令如山。诸将更担心的是,渡过绵河就没有任何屏障了,赵军会不会从井陉口冲出来攻击?韩信告诉他们,陈余肯定不会下令进攻的,因为他没看到我的大将军旗。
韩信没有说错,赵军的侦察兵看到这一情形,回报给了陈余。
陈余以及诸将大笑不止,韩信连送死都这么彻底,就让他在那布置吧,深更半夜反正不方便战斗,等他真进攻了再打不迟。
两千骑兵派到赵营背后,一万步兵背水布阵,剩下的兵已经不多了。不过韩信张耳还是率领着这一点兵,旗帜鲜亮,鼓声高昂,东进穿过井陉口,进攻赵军。
陈余见到将旗,下令赵军全军出击,他想要的是一鼓作气杀掉韩信。
两军遭遇,韩信下令尽可能拖延时间。韩信率领的这支军队是执行诱敌任务的,但是又不能做得太过火,一碰面就后退,肯定会引起对方警觉。
双方士兵的战斗力都不强,不过汉军处于绝对劣势,很快撑不住了。
韩信下令后退,为了争取时间,韩信又下令把旗帜、战鼓等东西全部扔掉,赵军陷入了混乱,因为所有人都在抢这些东西,这是战利品,报上去有赏的。
汉军利用这一点时间,又退出井陉口。赵军经过短暂的混乱,恢复队形,追击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率军回到了他的背水大阵,赵军追至。真正的战斗打响了。汉军退无可退,只能殊死作战,杀声震天。
所有汉军士兵眼睛充血,面色狰狞恐怖,利刃刺穿皮肉的声音不绝于耳。由于背后是一条河,赵军只能在180度的范围进攻,汉军免去了四面环敌的绝境,尽管如此,汉军始终是兵力不足,慢慢出现了败象。
韩信在祈祷,也在等待,更在担心。他祈祷的是两千骑兵能顺利完成任务,那是这场豪赌的王牌;等待的是陈余下令赵军停止进攻;担心的是自己的军队顶不住进攻。
韩信等来了,赵军鸣金收兵。陈余觉得战况没有预想得那么乐观,也没必要现在跟韩信拼命,这样战损比较大。反正韩信就这么多兵,一次进攻灭不掉,还有下一次。
可是他没有机会了。赵军撤回井陉口东,发现自己的军营里插满了汉军的红旗,迎风飘扬。陈余大吃一惊,同样大吃一惊的还有他的士兵。
这些士兵们以为自己的大本营已经被汉军占领了,顷刻间陷入崩溃,四散逃窜。陈余回过神来下令制止,逃者立斩,可惜军令已经失去了作用。
两千骑兵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他们见到赵军倾巢而出,即刻冲下山,拔掉赵旗,换上汉旗,而且很可能赵军中的张耳内应也配合了行动。
韩信张耳再次率军追至,赵营中两千骑兵也冲出作战,两面夹击赵军。
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赵军陷入全面混乱,已经没有机会再行反扑了,要么被斩杀,要么跪地投降。
陈余也只能逃跑,最后被汉军追至,斩于泜水之上(现在叫槐河),具体执行追杀陈余任务的将领叫张苍。
汉对赵,军力几乎一比十,以少敌多,近乎完胜,韩信威震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