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境内有个肥如县(今河北昌黎县,隶属秦皇岛),不知道什么原因,史书没记载,肥如县令开罪刘定国,刘定国欲杀之。
县令为求自保,抢先一步跑去长安告状,要把刘定国的丑事都捅出来,这种八卦丑闻真是太容易被传播,连个县令都知道了。但是半路被刘定国的人截杀灭口,这桩丑闻暂时被压了下来。等到刘彻命主父偃主持推恩诸侯一事,县令的家人觉得翻案机会来了,遂密信发给主父偃。
依如今刘彻对诸侯的态度,只要密信报上去,刘彻一定会高调处理,刘定国必会成为刘定死。
但是如前文所言,刘定国乃裂土封王根红苗正的皇亲,杀了他,刘彻会不会再把主父偃杀掉以安刘氏宗亲之心?刘彻是绝对可以做出来的,文皇帝可以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刘彻可以两边各杀五十人头。
不管了,主父偃不管了,就是要报上去,搭上自己一条命也认了。老子一介草民出身,让一个诸侯王给自己陪葬,死了也值!
刘彻也被密信的内容惊出一身汗,刘定国怎么就堕落到了如此地步,于是命人严查。结果报上来,确有其事。
刘彻果然超高调处理,将刘定国一案的先后经过,扔给满朝文武看。
乱伦这种事谁都看不下去,一片喊杀之声。既然舆论皆曰该杀,堂叔这可怨不得我了。杀吧,刘彻批准。刘定国得知后自杀了,他也只有自杀这一条路了。并且,刘彻借此案,将燕国领土并入中央政府,不再封王。燕国灭。
主父偃什么事也没有,刘彻没杀他,当然更不可能赏他,这么大的丑闻,既然过去了就不要再折腾,越折腾越丑。
主父偃又笑了,仰天大笑,近乎疯狂。一封信搞死一个王,一辈子到今天,终于真正活了一回。
爆出丑闻的不仅燕王刘定国,还有一个,齐王刘次昌,传闻他和自己的亲姐姐乱伦。
都说富贵不过三代,这话真中肯,三代已过,刘邦的后人怎么都成了这副光景。后人说脏唐乱汉,虽有粗暴评价之嫌,但在丑闻这种事上,真没冤枉汉朝。
刘次昌乃刘邦嫡传第五代孙,要喊刘彻一声堂叔,十几岁一个半大孩子。
刘次昌母亲姓纪,纪太后把自己的娘家侄女儿,嫁给刘次昌做正室王后。表兄妹结婚很正常,不叫乱伦,放到现在大概是了。
但是纪太后不大放心,刘次昌后宫毕竟有不少美女,她只想让自己儿子跟侄女儿一个人接触,生了孩子那是她双重的自家人,当然她这是为自己将来考虑。不过她一个人管不住刘次昌,总不能一天到晚都盯着吧。青春期的孩子激素旺盛得很,怎么会甘愿天天守着那么一个老熟脸。
纪太后力不从心之下,把自己的大女儿,皇帝的姐妹女儿叫公主,诸侯的叫翁主,就是刘次昌的亲姐姐,从婆家叫回来,住到宫里,专门负责盯着刘次昌,不让他出去打野食。
翁主姐姐和王爷弟弟,一个离家没男人,一个在家没女人,不伦之情就这么发生了。这都什么人啊。
不幸的是,这事儿很快传出去了,满城风雨,甚至连远在长安的刘彻都听说了。
刘彻头大不已,自己家人这都怎么了,比着乱,这让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畜牲行径,太丑了,太丢面子了。刘彻想从身边找个人,去齐国做一任丞相,管一管刘次昌,以正视听。
这事儿和主父偃本来扯不上什么关系,没人发来密信揭发,也没人告状,全中国都知道了,何需揭发。但是主父偃当时升职后,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次昌做后宫。攀一门贵亲戚,人之常情,尤其主父偃现在有这个地位。
不过想一想就知道,纪太后怎么会同意,她也确实回绝了这桩婚事,并且放言全中国,齐国后宫再也不收女人。
主父偃暴怒,不要就不要吧,何必做这么绝,还放言,放给谁听啊。主父偃想报仇,他要把齐国搅个人仰马翻。实际上主父偃也知道,为这么点事去报仇,很没肚量,他更知道自己对手的斤两,那是刘邦的嫡系后代,坐镇一方的诸侯王,见了刘彻喊叔叔的人。
但是主父偃内心躁动,心魔一起,五指山也压不住。
我是谁?主父偃!举手覆国啊!就是我!
于是主父偃向刘彻进言,说这个齐国实在不像话,从来都不像话,吕后时期齐国就想造反,七国之乱时期和七国同流合污,现在又传出姐弟乱伦的丑闻,应该好好管管。齐国殷富之地,不能和陛下渐行渐远。
正中刘彻下怀。刘彻说,那就你去吧,做齐国丞相,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