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在位的二十七天期间,夏侯胜曾经公开进言,说天气久阴不雨,这是有臣子要对皇帝不利,希望皇帝注意。把霍光吓得不轻,调查了一番夏侯胜,发现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废掉刘贺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夏侯胜也很讨厌刘贺,他是觉得为人臣者应该尽职,皇帝再烂也是皇帝。
刘询刚即位那年,霍光弄来一封诏书,要给武皇帝建庙,夏侯胜明言反对,夏侯胜说,武皇帝虽有御强敌扩疆土之功,但是为了打仗差点把国家赔上,到现在余毒未尽,流民四散,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我们去拜。招致群臣炮轰,只有黄霸一个人声援他。结果他们俩当然是被霍光扔进监狱,罪名是诽谤先帝,抗旨不尊。
不过这也让刘询记住了夏侯胜一身不合时宜的呆气,或者说,正气。
就在霍光生病这一年,刘询第四年,帝国发生了一次地震,四十九个郡、诸侯国有震感,死亡六千多。刘询赶紧穿白吃素,以示向天请罪,同时大赦天下,夏侯胜和黄霸也就借机出狱了,随即被刘询委以重任。
有一点忘了说,韦贤、魏相、夏侯胜、黄霸、于定国这几个人,都跟霍光没有关系。
夏侯胜的职位是谏议大夫,级别一般,年俸六百石。这个职位不管事,是个顾问的角色。夏侯胜这个人是个纯粹的学术专家。
刘询在民间长大,而头脑又很聪明,论实践能力,整个汉朝除了高皇帝刘邦就是他了,他知道夏侯胜这样的人说话可以,一脑子道德文章,但是管事不一定管得来。
刘询高调把他提上来,就是要搞一点名人效应,国内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要管住他们的嘴,最好的方式是把这张嘴为己用,当然了,读书人越来越多还是要感谢公孙弘。
霍光又很长时间没来上班了,有医生告诉刘询,霍光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
刘询来看霍光。霍光下不来床,不能跪拜迎接。
刘询以前很怕霍光,也不好说是怕,比如两个人一起坐车,刘询总是感到浑身不自在,话怎么说,手往哪里放,甚至走路该先迈哪条腿都让他烦恼。
这也不奇怪,身份的错位,刘询是老大却不是真老大,霍光不是老大却是真老大,刘询跟霍光一起,要是感觉如沐春风那才不正常。
刘询这次忽然没了害怕的感觉,眼前躺在床上这个人,没有一点以前不苟言笑的大将军霍光的样子,就是一个普通的迟暮老人,头发全白,脸上瘦得只有一层皮包着,话也说不清,只看到嘴唇动,不知道在讲什么,都是霍夫人把耳朵凑上前去,再翻译给刘询听。
刘询掉了几滴眼泪。霍光是为了国家累成这样的,刘询应该流泪,霍光也配得上刘询的眼泪。
几天后,霍光让人写了一封奏疏,交给刘询,内容就是感谢皇帝去看他等等。
再几天后,三月初七,霍光死了。
刘询下令为霍光举行国丧,皇帝皇太后亲自到场吊唁。
霍光的死牵动了整个长安城,各色人物开始奔走于长安的各个高宅大院,树倒猢狲散,大部分都是要改换门庭的。
霍光的一文一武左右手,张安世和杜延年,感觉到自己仕途将尽,都在做辞职的打算。
御史大夫魏相频繁出入于未央宫。有人猜他在给皇帝上眼药,要除掉霍家一党。
其实没有,如何处理霍党这件事,优先级并不是最高,最高的是,霍光死后的局势问题。
这个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在军方。
霍光一死,大司马大将军一位空缺,目前军方的最高指挥官应该是右将军,国防部长,而现在的右将军是霍禹,霍光的儿子;大汉帝国地位最敏感的两支军队,未央宫和长乐宫卫队,指挥官一个是范明友一个是邓广汉,都是霍光的女婿;皇帝的亲兵,羽林军的指挥官叫任胜,也是霍光的女婿……等等等等。除了赵充国和常惠等武皇帝时期的老将军,整个帝国军队都在霍家手里。
我们前边说了,老狗在,狗崽子们就不敢偷鸡吃。老狗已死,全副武装的狗崽子们就在刘询身边龇牙咧嘴,刘询担忧,魏相也担忧。
杀了他们吗?眼下霍光刚死,是他们最敏感防范最严密的时期,动不得,一动肯定出事。
魏相的意思是,先稳住军方的霍家人。
难道要给他们升官?
魏相说,不用,只给一个人升官就够了。
张安世。